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学科 音乐 课题 外婆的澎湖湾
学科课程标准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及学科核心素养融合 )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唱准切分音节奏。
学习目标 重在学习方式呈现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具学具 电子琴、课件
师生活动 预习
矫正
(模仿)
教师活动 (启发、讨论、参与 )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学生活动 ( 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音高的准确
教
学
流
程
创设
情境
(体验) 1、图片导入
2、引出课题《外婆的澎湖湾》
3、教师讲歌曲的创作背景
4、欣赏潘安邦演唱的歌曲 观看图片
这么美丽的是哪?
学生听故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学习
(强化任务) 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2、再听歌曲范唱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
4、找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前十六、后十六节奏。
5、教师弹奏旋律
6、根据节奏的紧密和拉宽歌曲可以分几个乐段
二、学唱歌词
1、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学唱第一段
3学唱第二段
4、教师弹奏旋律
三、歌曲处理
1、第一乐段节奏是紧凑,表现了祖孙在澎湖湾游玩时的情景。
2第二乐段节奏拉宽,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对童年的怀想。
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我希望同学们也向作者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在卧龙小学渡过美好的童年生活。
1、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音乐做动作
3、学生用拉来模唱旋律
4、学生练习拍打节奏
学生随琴唱歌谱
小组讨论研究可分两个乐段
读准逐、缀、薄字音
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
随琴填唱第二段歌词
学生演唱歌词
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
2、用连音的唱法表现歌曲的高潮
3、有感情的演唱
展示
反馈(评价任务)
小组练习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一个小组演唱,一个小组表演。
拓展
(延伸任务)
下面我们来聆听叶佳修的另一首歌曲《乡间的小路》
讲解校园歌曲
、
欣赏歌曲
课后收集有哪些校园歌曲
教 学
微
反
思 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效方法的选择、课堂生成的处理、学科评价的落实(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做选择性反思)
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我认为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了学生兴趣、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审美为核心,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同时双基落实也比较好,音乐知识的教学融入游戏与情境中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