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55 34|5 0”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表达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喜爱之情。歌曲音域不宽,旋律较多地运用了三度、四度的跳进,使得歌曲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表现意识,引导学生表现“快乐的课间”。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
演唱切分音时节奏要准确。
教学方法:
情境法、欣赏法、讨论法、听唱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皮球、毽子、跳绳、悠悠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课堂
1、在《我相信》的音乐伴奏中走进教室。(课件:播放《我相信》歌曲)
2、弹奏《师生问好歌》。
二、激发情感,引入主题
1、伴随着欢快而又好听的音乐,我们欢快的音乐课堂又开始了,欢迎大家的到来!
2、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一见呢?请看好!(课件:课间活动图片)唉哟!这几幅图反映的是同学们在什么时候做的活动呢?对,是课间的时候。同学们,课堂40分钟非常宝贵,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学习,那么,下课10分钟你们都玩些什么呢?(跳绳、踢毽、玩陀螺、悠悠球、跳皮筋、拍皮球……)你能说出喜欢的理由吗?对,我们的课间活动主要是让自己在紧张的四十分钟后能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调节,使得下面一节课能更有效的学习。
3、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一听呢?你们听,它们来了!(课件:《哦,十分钟》歌曲)
[板书:哦,十分钟]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一)欣赏歌曲
1、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聆听1)是抒情优美,还是欢快活泼?
生:欢快地。(课件:欢快感受)[板书:欢快地]
2、我们再听一遍,这一次要用心听歌词,听一听他们在课间十分钟都做了些什么?想一想你听懂了什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呢?(聆听2)生答。(课件:《哦,十分钟》歌曲)
3、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课件:《哦,十分钟》分两个乐段谱)
(二)学习歌曲
1、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地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2、这么好听的歌曲,大家想学吗?那我们赶快开始吧!(课件:《哦,十分钟》歌曲)
3、请大家用“la”音跟着琴来模唱歌曲。
(师边弹边唱,让生跟唱第一、二部分的旋律)
4、强调重、难点(课件:拍号、带休止的切分节奏)
① 2/4 拍号 强弱(规律) ××|×-
②“55 34|5 0”出现几次?(4次)四分休止符
③“0 4 3” 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用“空”、“嗯”点头的方法,反复跟老师练习)
④反复跳跃记号
(反复记号是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反复跳跃记号是反复记号的其中一种形式,当乐谱出现一段或多段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跃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⑤加入歌词完整唱
(三)分析处理歌曲
1、第一乐段节奏紧凑,要表现出活蹦乱跳,课间轻松。要唱得欢快,活泼。
第二乐段要唱得舒展,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喜爱,最后结尾处的休止要有快活的叫喊。
2、强调休止、切分、强弱都要表现出来。
3、按要求完整演唱歌曲,师伴奏。
(四)表现歌曲
1、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分小组合作来表达你们的心情,可以放开你好听的歌喉,可以创编歌词,可以展现你优美的舞姿,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或者做游戏(跳绳、拍皮球、拍手……)
2、小组汇报
师弹琴伴奏,其他同学可以伴唱。
四、交流体会,尽情享受
1、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老师特别满意,好几次忍不住要给你们掌声,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那你有什么收获呢?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2、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情绪,把歌曲来一个完整的展示,最后休止符的地方我要听到你们快活的叫喊。(唱、跳、打击、游戏融为一体)(课件:《哦,十分钟》伴奏)
3、师总结:
同学们,下课铃响了,属于我们大家的十分钟真正的到来了,老师希望大家就像歌中所唱的一样,上课专心致志学习,下课尽情放松休息,真正做到学习、休息两不误。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尽情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吧!(课件:《哦,十分钟》歌曲)
生随歌曲按节拍、拍手、拍球……离开教室。
五、板书设计
哦,十分钟
欢快地
× ×|× -
拍号
强 弱 强 弱
六、教学反思:
歌曲《哦,十分钟》是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的教学内容。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
这首歌曲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我通过提问:“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或者游戏?”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很快就能回答。学生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课间十分钟活动的情景。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从而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亲身感受法:通过学生听音乐活动,跟着音乐活动,使学生深地体会到课间活动的快乐与乐趣。
3、师生、生生合作法: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增进同伴之间的友好交流,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