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中学九年级下册
历史
导学案
授课人:王娟娟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时间:
12.
17
课题
罗斯福新政
班级
逆袭一班
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表格分析罗斯福新政改革的措施及其作用,养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学会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重点难点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间、目的、内容、实质、影响
任务一:日测及作业讲解,积分奖励
模块一:自主学习(按照选择题做题步骤,独立完成日测纠错,解决个性问题)
选择题答题步骤:
读题审题选题三部分
读题审题:
(1)看时间空间(2)看肯定否定(3)划出关键词
2、选题:
(1)选项特别绝对的,要警惕(2)选项本身错误不选(与史实不符)
(3)选项与题无关(没有逻辑关系)(4)与题高度一致一定选
(5)相信第一感觉,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改答案
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
先查看这道题有几大问题?有几则材料?分值情况?
2、先读第一大问题,分解出小问题,看清分值,以便于按分值答题;限定问题的答案要从哪段材料分析,并与所学知识有效结合。
3、根据问题,在材料中划出关键词,确定考察的知识点;(有时候涉及的知识点是多个)
4、罗列知识点5、组织语言,书写答案(注意书写规范)
模块二:合作探究(小组内成员把自己的错题,与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解决共性问题)
任务二:新课学习
新课导入:介绍罗斯福这位总统,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解读目标。(齐读)
模块一: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阅读课本p60-62,完成下列基础知识内容。要求坐姿端正、独立完成、在书上用彩色笔勾画重点内容,书写工整)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
背景:1933年3月:
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特点:采用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内容:整顿
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
的计划指导通过《
》,制定公平竟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孤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调整
政策:通过《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农业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
,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
》,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影响:
(1)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
,
生产有所恢复,
人数逐步增加,
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
美国政府的能力,
美国人民的信心,对
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
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
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
矛盾。
模块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罗斯福新政
阅读教材,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背景
时间:
背景:
2、结合教材,通过表格填写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项目具体内容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通过______________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生产过剩,企业破产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农产品价格猛跌通过_______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实业剧增,矛盾重重过投资新建大量_________,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内需。通过______________,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等。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一: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罗斯福保证说,”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问题:主要目的何在?
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不公平地对待劳工的行为为非法……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不得少于40美分”《时代周刊》在每期上也印上蓝鹰,以表现美国人民对新政的拥护。
问题:
企业怎样做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罗斯福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价格过低
1933年《农业调整法》: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缩减农业产量,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1)材料中描述的是罗斯福总统对哪一行业的调整?
(2)缩减农业产量、屠宰牲畜,会起到什么效果?
(3)销毁物资损害了农民利益,但是为什么没有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产生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左图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方面举措?产生了什么作用?
3、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3R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政策?这些新政措施由谁实施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特点
4、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新政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实质是什么?
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中“彻底的革命计划”“严重缺点”“旧民主秩序”“新应用”是什么?
归纳总结:
(4)直接原因:
(5)根本原因:
(6)实质:
5、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1936年底罗斯福竞选连任总统时自豪地说:1932年他接受提名时,工厂关闭,市场鸦雀无声,银行危如累卵,车船空荡无人;1936年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
失业率下降图
材料二:新政的众多立法非常强调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控,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材料三:“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1949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材料四:
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挥之不去的幽灵——经济危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虚高;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7)评价罗斯福新政:
知识拓展:
思考:20世纪成功的三大改革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给我们的启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