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方法与过程:采用聆听、合作等形式掌握歌曲。
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拍的音乐知识,感受歌曲的二拍子特点。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本课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听唱、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会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奥尔夫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哦,十分钟》的音乐伴奏中进教室
2.师生问好: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上一节音乐课,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学的开心。
二、激趣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的课间活动是多久?
生:十分钟
师:老师想要采访几位同学,你在课间十分钟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开心的
生2:愉快的
师: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哦,十分钟》,看一看歌曲里的小朋友们,他们课间十分钟在做些什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4页。
三、新歌学唱
1、学习歌曲拍号(四二拍读法、强弱规律、指挥图示)
师:当我们在拿到一首歌曲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拍号。那么这首歌是几几拍的,哪位同学能来回答。
生:2/4拍
师:很棒,这首歌曲是2/4拍,它的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用拍手来表示的话,就是下去上来为一拍,我们一起试一下。那只拍下去是多少拍?
生:半拍
师;拍下去是半拍,拍上来是半拍,加起来就是一拍了。每个小节一共有两拍,有强有弱。那第一拍强还是第二拍强呢?
生: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师:现在我们用拍手表示强,拍哪里来表示弱呢,你们来决定。
生:肩膀、腿……
师:一起来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准备好了吗?
(生拍出强弱规律)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2/4拍是什么了吗?现在让我们以刚刚的方式,一起把歌曲的前半部分朗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咬字要清晰2.表现出心情的欢快3.注意强弱对比。
2、歌词朗读(师伴奏)
师:现在我们跟着琴再来朗读一遍歌词的前半段,后半段姚老师接上好不好?老师先弹一个前奏,前奏结束了你们就开始带着欢快的心情来朗读。
师:刚才我们的配合真是太好了!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有种马上就要飞出教室的感觉,是吗?那让我们一起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
3、学习简谱
师:歌词我们已经熟悉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前半部分的简谱。55
34
5
……
师:下面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的帮助。我们的主题旋律
55
34
5
在歌曲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我们一起来唱一遍简谱,当你唱到55
34
5
的时候,就举一次手,看看最后一共举了几次手。
师:同学们刚刚举了几次手,我们的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谁来回答?
生:4次
师:分别是哪四次?
生:……
师:这四次都是一模一样的吗?他们有什么区别?
生:第三句不一样
师:一二句后面跟着是一个零,也就是休止一拍。我们在唱的时候,这一拍是不用唱的。也就是下课的铃声…(师示范)最后这一拍,我们是不唱的对不对。那现在这个休止,我们用张开手来表示,代表着这一拍没有,不用唱。(学生演示)第三句多了一横,就是多了一拍。我们在唱的时候,就要把松这个字唱满两拍。那这一句我们又应该怎么唱呢?(大家来轻松)
师:那同学们觉得这一部分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欢快的
4、分段教学
师:接下来我们用欢快的情绪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的歌词。(师弹琴)(下课的铃声,送来十分钟……)
师:在同学们的学习演唱过程呢,老师也感受到了大家的高兴。刚刚那一部分是我们歌曲的前半段。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歌曲的后半段。(6
46
555
哦,十分钟,4
24
333
哦,十分钟……)
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你认为哪一句不太好掌握呢?它是我们的新朋友----大切分。歌曲的每小节是两拍,那前面的半拍是休止,我们之前说休止是不用唱的对不对,也就是说,拍下去的时候不用唱,上来的时候才开始唱。(0
4
3
哦),我们一起把这一句完整的唱一遍。十分钟的后面又有一个休止符,所以十分钟不能拖。后面的记号是反复记号,意思是唱到这里之后我们还要反复一遍。
师:第2句我们也一起唱一下,同样是(043,哦),这个5上面有一个什
么东西?它是连线,需要我们在唱的时候用连贯的声音唱4拍,也就是打四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哦,十分钟)
师:同学们认为这一部分,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激动的
师:为什么后半段激动一些?
生:因为喜欢十分钟
师:那我们来演示一遍,姚老师说下课,你们把你们的激动喊出来,让姚老师看到你们真正的喜欢十分钟,好不好?准备好,下课。刚刚还不是特别的激动,再来一次。下课咯!
师:刚才我们把我们的喜悦表现出来,那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把我们内心的激动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后半段的第一段第一个小房子。(学生唱)接下来我们唱第二段,也就是唱第二个小房子。
5、完整演唱
师:整首歌曲我们已经学完了,前半部分唱得轻快一些,后半部分激动一些。那我们来试试看,把整首曲子完整地演唱一遍。(师弹奏)
师:听了你们的歌声啊,姚老师越来越喜欢这首歌曲了。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唱第一段的前部分,后半部分,我们一起。第二段由全部女生站起来演唱,副歌部分由全部男生站起来演唱,好不好?
四、歌曲创编
师:同学们想不想为这首歌曲配上乐器来伴奏呢?
生:想
师:那我们怎么配呢?那现在我们分小组,拿起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的小乐器,我们小组讨论一下。
师:刚才在拍的时候,我听到了不同的节奏。我来问一问这一组,你们的前半段是怎样打节奏的呀?来演示一遍好不好?(老师弹)后半段呢?哪个小组来演示一下?(老师弹)
五、拓展升华
1.感情演唱
师:那么现在请想唱歌的同学站到老师这里来,想用乐器的同学也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的表现,老师特别满意,好几次忍不住要给你们掌声。你们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那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现在把我们的乐器放下来。
2.用笔打节奏
师:因为你们的表现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一个游戏。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的笔都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师:除了我们的奥尔夫乐器能打节奏之外呢,我们的笔也能打出动听的节奏。我们现在蹲下来,把我们的小凳子当成课桌,把笔放在凳子上,拍两下手,两下凳子,然后拍手拿起笔放下。同学们试一试。同学们会了吗?那就让我们在欢乐的节奏声中,来结束这节课。
六、教师总结
师:属于你们的真正的十分钟到来了,去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吧。下课!让我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新体验,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