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14.《故都的秋》
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3.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资料链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一、字音
1.典型字
凋谢(diāo)
混混沌沌(hùn
dùn)
落蕊(ruǐ)
平平仄仄(zè)
点缀(zhuì)
嘶叫(sī)
颓废(tuí
fèi)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词
落蕊:落花。
落寞:冷落,寂寞。
着:穿(衣)。
悠闲:闲适自得。
平平仄仄:意即推敲字的韵律。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清秋:清爽的秋天。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凑数儿。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
混混沌沌:文中是指无知无识的样子。
2.近义词
颓废·颓唐
都是形容词,均可指意志消沉,精神不振。“颓废”强调意志消沉,含有长期消极而放任,随便的意味,可同“思想”“生活”“色彩”等词语搭配使用。例: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旺盛的精神,不能思想颓废。“颓唐”强调情绪低落,含有“不振作的、萎靡的情绪,在行为、态度、表情上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味,在程度上较“颓废”轻,可同“情绪”“神色”等词语搭配使用。例:王小明脸上露出颓唐的神色。
萧索·萧条
都是形容词,均可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萧索”侧重于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例:萧索的晚秋景象总是引起人们伤感的情怀。“萧条”侧重于强调冷寂、不兴旺。另外“萧条”在表示经济上的衰落意义时,与“萧索”没有同义关系,一定不能替用。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市场冷落。
合式·合适
二者都有符合的意思。“合式”是符合程式。例:他的这身服装朴素大方,非常合式。“合适”指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例:这篇文章用在此处极不合适。
衰落·衰弱
二者都是指由强转弱的变化。“衰落”是指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例:曹雪芹家道衰落,晚景凄凉。“衰弱”除指事物由强转弱外,还可指身体失去了强盛的机能。例:在我军有力的反击下,敌人的攻势逐渐衰弱。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初步分析清静景
1、重点解析,分组讨论
在这五幅图中,选出你最有感触的一幅图,结合自己的体味进行鉴赏,分组讨论:
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
第3段写秋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牵牛花的蓝朵”给人宁静、淡雅的感觉,写出了“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宁静)。
点拨1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驯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的互答声。
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点拨2
从
“细数”“静对”两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细数”,透露出悠闲、惬意。
问:除了悠闲、惬意有没有读出别的感受?
展示1: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第三十九回“阿飞”一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展示2:“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北山》)
明确: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南京),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阿飞、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作者细数日光,静对牵牛,清静闲暇中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落寞悲凉。
点拨3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可以看住作者追求色彩的“淡”,因“淡”而“
雅”。
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问:冷色会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牵牛花的色调已经是十分淡了,他还要再强调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色彩已经很淡雅了,郁达夫觉得还不够,还要加上疏疏落落的枯草,才显出十分的秋意。枯草有什么美?有什么诗意呢?青草显示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引发对生命周期的思考,引起悲凉之感,同样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但是,这正是郁达夫对于“悲凉美”的独特审美趣味所在。
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屋”“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学生分组朗读文段,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4段“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点拨4: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北平秋天的树和花,本来可供选择的不计其数,但是,郁达夫却只选中了槐树的花。这在北方可能是很不起眼一种花了。早晨起来,发现满地槐树的落蕊,一般人是没有感觉的,不但视觉如此(
颜色形状不起眼),听觉也如此(
声音也没有),嗅觉也一样(
气味也没有);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敏锐的艺术家,谁会有“
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呢?有了这种感觉,作者对于生命衰亡的迹象的深邃感触表现了作者独有的审美情趣。
选择合适的语调,请同学范读本文段,教师点拨。
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他抒写的“
秋蝉衰弱的残声”,和“
落蕊”一样,仍然是对生命衰亡的体味。抒写衰弱的、临近死亡的蝉声,本身就饱含着浓烈的“悲凉”的意味。
第6-11段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慨叹着天凉了的话。(这里有境地的清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第6-11段灰沉沉的天,雨伞天晴,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青布单衣或夹袄,哪怕是烟管,都能表现清,“息列索落”下雨声,都市闲人的感慨都能体现静。
第13段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明确: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二)悲凉情景深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故都的秋也不乏明艳之色,作者为什么唯独钟爱这种悲凉的美呢?
(1)
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引用郁达夫的话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所表现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的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个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介绍作者
作者自幼丧父,遍尝艰辛,后留学日本,饱受屈辱,性格忧郁多愁,多有“临风殒泪,对月伤情”式的才子风范。与同时代的鲁迅相比,郁达夫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诗人气质,浪漫情怀。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与落寞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2)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展示1、对秋有如此萧索的感触,作者是有辩解的。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刘禹锡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可见,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展示2、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感伤、无奈的情态。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在阅读下面文本文字和链接文字的过程中体味作者的审美趣味)
阅读一: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链接阅读: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汤显祖《牡丹亭》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王安石《北山》
阅读二: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链接阅读: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温庭筠《春晓曲》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于右任
阅读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链接阅读: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红楼梦》第四十回
阅读四: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链接阅读:
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我觉得,从今往后,一切打击都不能伤到我的内心,一切无聊的谣言都不能让我激愤,一切名利都不会让我得意忘形,一切纠葛都不会让我觉得无法释怀,一切靠权力支撑的权威都会让我觉得可笑,一切缺乏公益心的人都不会得到我的尊重。”
-----阿正《企鹅的请柬》、
阅读五: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链接阅读】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欧阳修《秋声赋》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前赤壁赋》
阅读六: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秋意浓,离别多,郁达夫《故都的秋》文化趣谈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著名散文,简朴纯真的文字,描绘出了秋天的意境,对各类景物的描绘,更是细致的描述了北平秋天的悲凉,整篇文章的意蕴是“清、静、悲”,衬托出孤独寂寞的情感。如今也恰逢全国各地入秋,一阵冷风寒于一阵,今天早晨一出门一阵秋风吹来,就想起了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对秋的描绘好像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国人的骨子里,悲秋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从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到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都把秋当成一种愁苦和凄凉的对象。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他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把悲、寂、凉当做美的对象,感受秋的悲凉之美。
郁达夫的秋写的是自己的落寞,他没有写北平秋天的名胜古迹,而是抓住北平最不起眼的景物,如破屋、训鸽、芦花、柳树、虫鸣、夜月、钟声、牵牛花、秋草等,都是一些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没有喧哗,多具乡野气息。
郁达夫在南北比较中,将秋的滋味提升了一个浓度,以浅色浅味的南国风景来衬托北国秋的浓色浓味。江南的秋天,草木凋零的慢,空气得来的润,天色显得淡,多雨少风,秋味不够浓烈,让人兴致不足。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真正的秋,萧索寂寥,秋意浓烈。每逢秋季,不远万里来北国赏秋的,都是为了饱尝秋的滋味,都有一种对秋的刻骨铭心的爱,此中悲凉萧索,自己知道,难以同旁人描述。
从色彩方面来说,《故都的秋》中所选的物色调都偏冷,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先生选取冷色调的物来抒情,也许就是作者内心孤独清冷的反映吧。而声音方面,从一点也没有的槐蕊、秋蝉的鸣叫、到都市闲人的微弹互答,都表达了一种清净悲凉的意境。像其中路人的话,拖长的尾音,仿佛耳边响起了北方熟人的一声招呼,久久回味。
当然也有人说,郁达夫先生当时处在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他本人的心境。郁达夫先生写这篇文章是在30年代,当时在全国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先生为躲避白色威胁,从上海转移到杭州、又从杭州转移到青岛再到北平,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饱受故都的秋的滋味,心中涌现出许多悲苦与忧愁,而此时最能宣泄内心苦闷的途径,就是对北国秋天悲凉气息的描绘了。
但是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中萧条悲凉之景并没有使他沉沦,而是从这悲凉中发现美,以审美的态度来品味孤独的秋,极大篇幅的描写秋天的衰败和死亡带来的悲凉之美,而且从中看到故都秋景中悲凉但美好的一面。唐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足见情在诗中的地位,而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文章,正是表达了他真挚、淳朴、浓浓的情,而我们身在南国的北国子弟,何不在此秋季,想念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