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四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 哦,十分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四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 哦,十分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3 15: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哦,十分钟》
2.教材分析:
本课作品反映的是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测面。在教育部“减负”的指导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调,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前半段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后半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3.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四年级的孩子,学生智力普遍良好,思想活跃。但是由于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但非常好学。本班的孩子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件中的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
4.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目标: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朝气蓬勃的情绪,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2)知识训练目标:让学生知道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及力度变化。
(3)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基础上,用多种形式感受欢快愉悦的课间生活,激发学生喜爱音乐、喜爱运动的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愉快、轻松的心情。
(2)教学难点:演唱切分音时节奏要准确。
6.教学方法:视唱法、听唱法、练习法、演示法等。
7.媒体资源:电子琴、电子白板、PPT课件、flash 课件、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等。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行 为
设 计 意 图
师生问好
激趣引入
听音乐打节奏进教室。
课间都玩了哪些游戏。跟着音乐做活动。
节奏猜谜
带着问题来聆听歌曲。

猜谜游戏
学生欣赏
听觉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觉歌曲意境通过猜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结: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学习第一乐段:
出示乐谱
2/4 55?34|5 0|55?34|5 0 ‖出现几次?都一样吗?
指导学生用键盘口琴弹唱
按照节奏读歌词。
用LU来模唱旋律
跟琴唱谱
按节奏读歌词
填上歌词再进行试唱
让学生通过听唱形式学习歌曲。突破重难点。
学习第二乐段
出示第二部分歌谱,掌握“哦”字一字多音的唱法。
学习切分音节奏0 X X
由浅入深地学习带切分音的乐句
2/4 6 6 6 | i i 5 | 0 4 3 | 2 72 | 1 1 | 1 0 ‖
切分音的重点训练可以用点头或者跺脚来表示空拍。
用啦来模唱这部分旋律。
加入歌词有感情的演唱。
三、分组自学第二部分找出不同之处。
1、让学生分组用键盘口琴自学第二段。
对比两处的结尾部分有什么不同?
完整的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分组有组长进行安排 合作共同进行练习 。
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突破重点。
小结: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觉得有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静听音乐的习惯。下课的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愉快的十分钟,而且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个十分钟,在处理歌曲时学生的歌声也非常的愉悦,然而,学生更加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分享这喜悦。所以,跟老师一起来唱这首歌,能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地快乐。




1、用键盘口琴和老师一起演奏
2、师生跟着乐曲进行创编舞蹈。
3、展示课间活动图画作品

歌曲展示

舞蹈展示

图画作品展示
增加美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小结:通过一系列的拓展练习,表现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表现力。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精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宝贵,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力更集中、更充沛。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
设计
哦,十分钟
2/4 55?34|5 0|55?34|5 0 ‖
切分音“X X X ”
0 X X?
?
9.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哦,十分钟》的教学,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由感知音乐到体验音乐,从而发挥想象,表现自我对音乐的理解,最终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关注到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在“基础训练”、“新歌导入”、“律动”、“歌曲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中都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逐步的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无拘无束的音乐天地。
不足之处:
本堂课整体结构框架还算完整,课堂秩序与氛围也很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与明确,有时候自己脑子中的环节还是会打架,整体的框架感还不是能非常娴熟的掌握;板书设计的不是很清晰,重难点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多多向老教师学习,更好的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希望以后可以拿出更加优秀的课。希望各位老师们可以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万分感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