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8张PPT)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R·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
2.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会数1000以内的数。
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复习导入
比100更大的数还有吗?
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5个5个地数,从50数到90。
数一数。
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更大的数。
5000人。
比100多得多。
可以坐一万人。
8000人。
二、自主探究
1
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
)。
十
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1、2、3、4、5、6、7、8、9、10。
一十一十地数,10
个十是(
)。
一百
10、20、30、40、50、60、70、80、90、100。
这么多,怎么数呢?
每一排是一百,可以一排一排地数。
2个百是二百。
3个百是三百。
9个百再添上1个百是多少呢?
接着数一数。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
一千
9个百再添上1个百是10个百,10个一百是一千。
你发现了什么?
1
10
100
1000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
10
100
1000
还有吗?
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
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数数。
三百五十八、
三百五十九、
三百六十、
三百六十一。
数出三百五十七后面的连续4个数。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10个十是一百。
九百七十、
九百八十、
九百九十、
一千。
九百六十、
10个一百是一千。
三、巩固深化
1.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一十一。
一百、
一百零一、
一百零二、
一百零三、
一百零四、
一百零五、
一百零七、
一百零八、
一百零九、
一百一十一。
一百一十、
一百零六、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一百九十八、
一百九十九、
二百、
二百零一、
二百零二、
二百零三。
3.
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1.
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十
一百
一千
2.
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六百九十
六百八十八
九百八十二
4.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1
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说出各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培养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并在读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怎样?
一、十、百、千都是学过的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今天我们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
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怎么写?怎么读呢?
6个十
3个一
写作:63
读作:六十三
二、自主探究
2
有多少个圆点?
先估一估。
每列有10个,10列,10个10就是100,比100多。
接着怎么数?
我先圈出100个。
还可以再圈出100个圆点。
一共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100
100
还剩下多少个圆点呢?
还剩下三十五个圆点。
一共有多少个圆点?
你能用小棒表示二百三十五吗?
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
5
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吗?
个位、十位、百位分别应该放几个呢?
写作:
2
3
5
读作:
二百三十五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是五百,该怎么拨呢?
写作:
5
0
0
个位十位上没有,怎么写呢?
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
你能拨出308吗?
读作:
三百零八
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个数中间有0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小
结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数位上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
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呢?
三、巩固深化
1.
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这个数是(
)。
4
6
8
468
用计数器拨一拨,再读一读。
2.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再写出来。
一百八十七
四百
六百零五
三百二十
二百九十
八百四十六
187
400
605
320
290
846
你写对了吗?
3.填一填。
(1)
8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3)
由6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
(4)
72读作:(
)。
(5)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8
99
100
1
46
七十二
256
5
四、课堂小结
写作:
2
3
5
读作:
二百三十五
235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1000,从多角度表达1000。
2.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名称。
3.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4.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情境导入
这么多点,我们能数出来吗?
没关系,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能解决啦。
二、自主探究
3
有多少个彩点?
怎么数方便?
一百一百地圈着数。
还可以边圈边标记,不容易弄混。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你有什么发现?
1000里有多少个10?
1000里有10个100。
900加上100就是1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一千里有10个一百,每个一百里有10个十,所以一千里有100个十。
4
算盘可以用来帮助读数和写数。
框
档
梁
上珠
下珠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1~4用算盘怎么拨?
个
位
1
、2
、3
、4
这些数都用下珠表示。
5用算盘怎么拨?
个
位
5用一颗上珠表示。
6~9用算盘怎么拨?
用一颗上珠和相应的下珠表示。
5
、6
、7
、8
、9
如果是五百,该怎么拨呢?
写作:
5
0
0
个位十位上没有,怎么写呢?
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5
6
3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5
6
3
先定位,
再拨珠。
在算盘上拨出563。
你有其他方法吗?
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注意什么?
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要拨珠,用空档表示。
要先确定个位。“5”要用上珠表示。
你知道吗?
石子
结绳
算筹
5
6
3
摆珠子
算盘
数学的逐渐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三、巩固深化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7
个位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54
个位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80
个位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09
个位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600
个位
四、课堂小结
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框
档
梁
上珠
下珠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4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物体的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算单位万。
3.经历数数的过程中,体验数的发展,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4.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5.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想知道它有多长吗?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
今天我们来学习10000以内数的认识。
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这两个数有多大呢?
二、自主探究
5
一千、
二千、
三千、
四千、
五千、
六千、
七千、
八千、
九千、
一万。
9个一千再添上1个一千是一万。
2个一千是二千。
3个一千是三千。
九千里面有
9个一千。
从一千开始,一千一千地数数。
在计数器上怎么数呢?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数位顺序表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千
位
万
位
……
你能做一个数位顺序表吗?
说一说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位。
我们已经认识了五个数位。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一千、
一千零一、
一千零二、
一千零三、
一千零四、
一千零五、
一千零六、
一千零七、
一千零九、
一千零八、
一千零一十、
一千零一十一、
一千零一十三、
一千零一十四、
一千零一十五、
一千零一十六、
一千零一十八、
一千零一十九、
一千零二十。
一千零一十二、
一千零一十七、
(2)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四千九百五十、
四千九百六十、
四千九百七十、
四千九百八十、
四千九百九十、
五千、
五千零一十、
五千零二十、
五千零三十、
五千零四十、
五千零五十。
(3)从八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三百。
八千五百、
八千六百、
八千七百、
八千八百、
八千九百、
九千、
九千一百、
九千二百、
九千三百。
6
图中有多少颗星星?
10个100就是1000,这些星星比1000多得多。
1000
1000
怎样数比较简单?
先圈出有几个1000再数。
图中有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
400
58
你能用小正方体表示这个数吗?
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4
5
8
把它用计数器表示出来。
三、巩固深化
1.
有(
)张明信片。
3254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六千三百八十
三千二百一十九
二千三百零八
四、课堂小结
1.
2.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458是由2个千、4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5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读法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
2.通过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法,加深对四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一、复习导入
读出下面各数。
306
428
390
500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三百零六
四百二十八
三百九十
五百
二、自主探究
7
说说计数器上的数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7
4
5
这个数是由3个千、7个百、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怎么读呢?
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
3
7
4
5
你是怎么读的?
是由2个千、3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读作:二千三百三十六
说说它们的组成。
由2个千和8个十组成。
2
0
8
0
6
0
0
9
由6个千和9个一组成。
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这两个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
读作:二千零八十
怎么读呢?
2
0
8
0
6
0
0
9
自己读一读。
六千零九
三、巩固深化
1.读出下面的数。
7438
3604
4900
5002
1050
读作:
七千四百三十八
读作:
三千六百零四
读作:
四千九百
读作:
五千零二
读作:
一千零五十
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组成吗?
7438
3604
4900
5002
1050
7438是由7个千、4个百、3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3604是由3个千、6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
7438
3604
4900
5002
1050
4900是由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
5002是由5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
1050是由1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
读作:
五百六十
读作:
三百六十六
读作:
二千五百四十
2.读出下面各数。
柳河公园共有柳树560棵。
这一年共有366天。
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2540个。
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填一填。
1
2
3
0
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四、课堂小结
3
7
4
5
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6
0
0
9
六千零九
二千零八十
2
0
8
0
读数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6课时
10000以内数的写法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万以内的数。
2.通过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写法,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读出下面各数。
5160
7008
8060
10000
你能说说它们的组成吗?
五千一百六十
七千零八
八千零六十
一万
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二十
六百
四百五十
三百零六
二百八十
这节课我们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520
600
306
280
450
二、自主探究
8
写作:
1
3
4
2
在计数器上拨数,再写出来。
一千三百四十二
拨一拨。
怎么写呢?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
先拨一拨。
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中间都有零。
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
怎么写呢?
中间哪一位没有,就用0占位。
写作:
3
0
6
9
7
0
0
1
二千七百
一万
先拨一拨。
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末尾都有零。
怎么写呢?
末尾哪一位没有,仍用0占位。
写作:
2
7
0
0
1
0
0
0
0
二千七百
一万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万以内的数应该怎么写呢?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深化
写作:
7000
写作:
1250
写作:
7062
1.
写出下面各数。
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图书馆有一千二百五十种杂志。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2.
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再回答问题。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10小格
10小格代表1000,那一小格就表示1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在图上标出3700、6500和9900。
3700
6500
9900
10000里面有多少个100呢?
一万里有10个一千,每个一千里有10个一百,所以10000里有100个100。
(1)十位上是0的数(
)。
(2)中间和末尾都有零(
)。
(3)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4)摆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
3.
用下面的四张卡片,摆一摆。
2008、2800、8002、8200
2008、2080、
2800、8200
8002、8020
8
0
2
0
8020、2080
四、课堂小结
一千三百四十二
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
二千七百
一万
写作:
1
3
4
2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3
0
6
9
7
0
0
1
2
7
0
0
1
0
0
0
0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7课时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把几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
3
2
7
1
0
3
1
3
7
2
6
1
6
3
“3”在什么数位?
三百二十七
一千零三十一
三千七百二十六
一百六十三
百十个
千百十个
千百十个
百十个
它们各表示什么呢?
比一比。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51
56
81
79
33
41
100
99
315
1000
496
469
<
>
<
>
<
>
二、自主探究
9
1号和2号比,哪个更贵呢?
940
1899
940
1899
<
填“>”还是“<”呢?
940是三位数,不够一千;1899是四位数,超过一千。
你是怎么比的?说说你的理由。
3号和4号比,哪个更贵呢?
1350
2365
<
填“>”还是“<”呢?
你是怎么比的?说说你的理由。
1个千比2个千小。
2号和3号比,哪个更贵呢?
1899
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么比呢?
1350
1899
1350
>
你是怎么比较的?说说你的方法。
1个千
8个百
9个十
9个一
1个千
3个百
5个十
940
<
1899
1350
<
<
2365
940
1899
1899
1350
1350
2365
<
<
>
你能把四种电视机的价钱,按从小到大排一排吗?
还有别的方法吗?
我是这样做的。
940
1350
1899
2365
竖着排:
940
1899
1350
2365
①
<
<
<
三位数
②
③
④
先比较两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万以内的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三、巩固深化
1.
在里填上“>”或“<”。
398
②
402
1020
999
①
5940
5230
③
>
<
>
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
3050
893
1001
99
3500
两位数
三位数
四位数
先按位数
分一分
99
941
893
3050
1001
3500
(
)<(
)<(
)<(
)<(
)<(
)
3.
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98
1020
1002
200
2015
200<998
两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三位数
三位数
<2015
<1002<1020
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课堂小结
首先比较两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940<1899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350<2365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1899>1350
1
2
3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8课时
认识近似数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
950
4026
6000
9437
7090
哪个数最大?把它圈出来。
哪个数最小?给它打上√。
√
填一填。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近似数。
398的近似数是______;
405的近似数是______;
912的近似数是______。
400
400
900
二、自主探究
10
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呢?
另一个说有将近10000人。
一个说有9985人。
这两种说法分别有什么优点?
9000
9500
10000
9985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9000
9500
10000
9985
9000、9500是9985的近似数吗?
不是的。
比起9000、9500,9985更接近10000。
为什么呢?
三年级有417人
共有597台电脑
大约1000盆花
综合类图书2912本
学生大约1600人
近似数:
大约1000盆花
学生大约1600人
大约1000盆花
学生大约1600人
下面哪些是近似数?
三年级有417人
共有597台电脑
综合类图书2912本
近似数:
共有约有600台电脑
三年级约有400人
你能写出下面准确数的近似数吗?
综合类图书约有3000本
这些近似数是唯一的吗?
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呢?
近似数前有“约”“大概”等词语。
近似数的特点
近似数一般是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
小
结
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
怎么把一个准确数改写为近似数呢?
还要在近似数前面加上“约”
“大概”等词语。
将准确数四舍五入为符合要求的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数。
看成整千数,约是(
)元。
看成整百数,约是(
)元。
看成整十数,约是(
)元。
一台计算机的价钱是2908元,约是(
)元。
3000
2900
2910
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
)
(
)
(
)
(
)
1.
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约
100
√
大约
5300
√
2.
600
3000
10000
提示:电视机①是最贵的;电视机②的价钱大约是1700元;电视机③不是最便宜的。
3.
连一连。
1712元
498元
1090元
3900元
①
②
③
④
四、课堂小结
9000
9500
10000
9985
近似数
准确数
第9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
2.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问题的方法。
3.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1000元
2000元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
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
1000元
2000元
你能解答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000元
2000元
二、自主探究
11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试着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
1个千
2个千
+
=
3个千
3000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还有别的思路吗?
1000
+
2000
=
3000
(元)
我是这样想的。
1000
+
2000
=
1
+
2
=
3
1000
+
2000
=
3000
3000
你都理解了吗?
1000元
2000元
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呢?
用减法计算:
2000
-
1000
=
1000
(元)
试着算一算。
2个千减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
2
-
1
=
1
2000
-
1000
=
1000
2000
-
1000
=
1000
(元)
还可以怎么想?
想加法。
1000+(
)=2000
1000
2000-1000=
1000
你还有别的思路吗?
12
80
+
50
=
130
130
-
50
=
80
怎样想?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还可以怎样想?
80
+
50
=
130
130
-
50
=
80
8+5=13,80+50=130。
想加法:
50+(
)=130
130-50=
80
80
你还有别的思路吗?
三、巩固深化
70+50
=
800+900=
120-50
=
1700-900=
200+400=
3000+6000=
600-400=
9000-3000=
1.
计算。
600
200
9000
6000
120
70
1700
800
2.
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700+800
=
1500(袋)
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你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500-1000
=
500(袋)
四、课堂小结
1000+2000=3000
2000-1000=1000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80+50=130
130-80=50
130-50=8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填一填。
我们一起来复习下上节课的知识吧!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1000
500
1000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13
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知道了电话机和吹风机的价格。
问500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怎样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要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话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
我想把358和218加起来,看看有没有超过500,可是我还不会算……
我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想……
358>300
218>200
300+200=500
带500元不够!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即使电话机300元,500-300=200,也不够买电吹风!
那带700元够了吗?
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
要解决问题,有时候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要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请你们总结下估算的步骤,说说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算一算。
(1)买一条围巾和一件外套一共大约需要(
)元。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件外套大约便宜(
)元。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700
300
186元约是200元,529元约是500元,
200+500=700元。
236元约是200元,500-200=300元!
买这两件商品,600元够吗?700元够吗?
2.
380≈400
270≈300
380+270≈700(元)
答:600元不够,700元够。
3.
长江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89人,四年级有学生314人。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可以这样想:三年级学生有289人,大约是300人,四年级学生314人,大约也是300人,300+300=600,所以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600人。
三、巩固深化
(1)7000
7000
4000
(2)7000-4000=3000(人)
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如果
900+900+900=2700
,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人数也够坐。
四、课堂小结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13
218≈200
358≈300
300+200=500
218+353>500
所以买这两件商品,500元不够。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练习课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数位顺序及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3.感受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数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复习巩固
知识点1:万以内数的组成
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
1
5
2
它们组成的数是多少?
组成的数是3152。
先把它用计数器表示出来。
写作:
3
1
5
2
知识点2:万以内数的读法
读出我国五岳的高度。
万以内的数该怎么读呢?
名称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高度/米
1533
1300
2155
2016
1492
答案
小
结
从高位读起,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名称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高度/米
1533
1300
2155
2016
1492
一千五百三十三
一千三百
二千一百五十五
二千零一十六
一千四百九十二
读作:
知识点3:万以内数的写法
写出下面各数。
万以内的数怎么写呢?
答案
小
结
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500
7603
4040
5009
二、强化加深
你填对了吗?
1.(1)5319里面有(
)个千,(
)个百、
(
)个十和(
)个一。
(2)8005里面有8个(
)和5个(
)。
(3)2500里有(
)个百,36个百是
(
)。
5
1
9
千
一
25
3600
3
2.
连一连。
六千零三
六千零三十
六千三百
六千三百零三
六千零三十三
6300
6003
6033
6303
6030
先读数,再连一连。
3.写出下面各数。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在逐年上升。例如,1980年为一百九十一元,1990年为六百八十六元,2000年为二千二百五十三元,2010年为五千九百一十九元。
191
686
2253
5919
三、巩固拓展
1.(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
)位,第四位是(
)位。
先画出数位顺序表。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数位顺序表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千
位
万
位
……
百
千
千
2.每一沓(dá)是100张,各是多少元。
100个1是多少?
100
100个10是多少?
1000
100个100是多少?
10000
3.
按规律填一填,再读一读。
3000
3010
9700
9800
10000
观察,有什么规律?
4.
2000
6000
9000
800
30
80
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7
1
5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练习课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够找到一个数的比较恰当的近似数。
一、复习巩固
知识点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
941
893
1001
914
(2)
3005
3050
3500
3049
你是怎么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
小
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
941
893
1001
914
(2)
3005
3050
3500
3049
答案
四位数
<1001
893<
914<941
3005<3049<3050<3500
最高位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
知识点2:近似数
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怎么确定近似数呢?
6830
_____
5021
_____
3900
_____
8104
_____
4005
_____
2897
_____
7053
_____
9008
_____
6830
_____
5021
_____
3900
_____
8104
_____
4005
_____
2897
_____
7053
_____
9008
_____
答案
小
结
找与准确数接近的整千数。
7000
5000
4000
8000
4000
3000
7000
9000
二、强化加深
1.
千位上的3表示3000,十位上的3表示30。
在下表中填入合适的交通工具。
2.
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1500人
350人
300人
你是怎么想的?
2.
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0
600
1200
1800
300
900
1500
1500
300
350
火
车
飞
机
客
轮
1500人
350人
300人
3.
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
)人。
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
)辆。
果园有597棵苹果树,约是(
)棵。
1500
7000
600
4.下面是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借阅情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哪个月借出的书最多?
4月借出的书最多。
4.下面是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借阅情况。
哪个月借出的书最少?
6月借出的书最少。
每月借出的书大约各有几百册?
700
900
800
600
三、巩固拓展
你能照样子继续说吗?
1.(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
是(
)。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
数是(
)。
999
100
9999
1000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答案是唯一的吗?
45
<453
362>
79
710>7
1
52
>526
8
6<861
1000>
99
还能填什么呢?
2
2
0
7
5
9
谁家种的最多,谁家最少?
3.
张军家最多,小月家最少。
填一填。
小月、张军家各种多少棵?把名字写在表格里。
580
100
560
600
1850
李明
张军
张军家比李明家种的多得多。
小月家比李明家种的少一些。
小月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
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及数的顺序,并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
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
4.认识近似数,并会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
5.能正确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
一、知识归纳
1
——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1.
常用的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
10
10
10
10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数位的顺序
从右边起
个位
十位
百位
千位
万位
1
2
3
4
5
2
——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1.
万以内数的组成
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10000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位写起;
(2)几个千(百/十/一)就在千(百/十/个)位上写几;
(3)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
10000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
(2)千(百/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十/几);
(3)中间数位有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
0
不读。
3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一个上珠表示
5
一个下珠表示
1
注意: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4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
——近似数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
方
法
6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直接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方
法
7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1.
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方
法
2.
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未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方
法
8
——估算
解决带钱“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把已知数估成整千、整百或整十的近似数,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解决。
二、易错知识总结
易错点
1
没有掌握数的组成。
【例题1】填空:8个一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
错误答案
88
正确答案
808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数的组成。“8个百”应该在百位上写8,“8个一”应该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没有数,要写“0”占位。因此,这个数写作808。
规避策略
——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易错点
2
没有正确理解数位的意义。
【例题2】判断:727中的两个“7”表示的意义相同。(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对数位的意义理解有误。百位上的“7”表示7个百,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
规避策略
——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代表的意义不同。
易错点
3
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例题3】光明小学大约有4257人。(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
此题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题中有“大约”二字,后面的人数就不应该是准确数。
规避策略
——万以内的整数的近似数一般是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也可以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
易错点
4
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4】计算:800+700=
错误答案
800+700=150
正确答案
800+700=1500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800是8个百,700是7个百,8个百加7个百是15个百,15个百是1500。
规避策略
——整百数相加时,得数末尾至少有2个“0”
易错点
5
没有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例题5】比较大小:3029○774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首先是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3029是四位数,而774是三位数,所以3029一定大于774。
规避策略
——整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小的大。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