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千克和克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千克和克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0 09: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克和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学会换算。
教学难点: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进行灵活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具学具:秤、光盘课件、实物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感受1千克有多重。
教学准备 光盘课件、台秤、红枣、大米、鸡蛋、水果,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种食物,看是什么?
他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到底谁重呢?红枣和零食都在你们桌上,你们能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板书:掂一掂、称一称)
学生回答:一袋红枣、一袋零食。
学生小组活动,然后交流解决的办法。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 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
师:通过掂一掂,我们发现这袋红枣重,红枣究竟有多重呢?那就需要称一称。
问:把红枣放在台秤上,你看到指针有什么变化?那到底是1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秤。仔细观察桌上的台秤,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 认识秤面,认识千克。
问:你知道kg表示什么吗?
讲述:kg是千克的符号(板书:千克(kg),称某种物体的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上的指针指着2呢?
你能看出这个台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体吗?
⒊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秤,也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千克作单位,现在你能告诉我这袋红枣有多重吗?
⒋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1)称一称、拎一拎1千克大米
①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大家把称出的大米倒进袋中,然后轮流用手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
(2)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想一想:同样是1千克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的个数有差别?
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师: 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学生活动,交流称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看的。
学生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1、2、3、4等数字刻度和kg )
指名说一说一袋红枣的重量。
在小组内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
再掂一掂一袋木耳有没有1千克重,用秤称一称木耳,看一看木耳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轮流用手拎一拎,真正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学生轮流拎一拎并估计它的重量,合作数一数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学生计算后,指名交流。
三、 拓展应用,
完善体验。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红枣、大米、鸡蛋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也可以用千克作单位表示有多重。
出示盐水鸭和大米的图片。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这一袋大米净含量是5kg,把这一袋大米放在秤上称应该是5kg,还是比5kg多,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苏州人民商场游乐场玩,小明兴冲冲的走进了电梯,电梯却不关门并发出了警报声,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看,一辆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向我们这边驶来,你能看出这辆卡车允许载重多少千克吗?
如果实际重量为6000kg,让你当警察,你能让这辆车通过吗?
⑶ 介绍P32的小知识。
3、认识形形色色的秤。
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用来称物体重量的秤也是各种各样的,看,你们见过这些秤吗?
4、做“想想做做” 第3题。
5、做“想想做做” 第4题。
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大约”二字?你能说出两种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吗?
5、做“想想做做” 第5题。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后交流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
进行安全教育:
原来电梯最多只能载重1000kg,一旦超过这个重量,它就会发出警报,看来为了大家的安全,小明只能乘下一班电梯了。
全班交流,并教育:超载的汽车是不安全的,所以这辆车不能通过,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我们国家早就对超重专门作了规定,就连对乘火车、飞机的旅客所能携带的物品重量也有严格规定。
听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常见的秤,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①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②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体重量的?
学生观察图。
指名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
四、总结延伸。 ⑴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⑵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小朋友课后到商店里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kg。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什么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指名交流。
板书 认识千克(kg)
掂一掂
称一称
课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