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5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0 10: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课程标准
2011年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重点】掌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点】“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学习目标
1.我国50年代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1)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3)1955,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自学检测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情境导入
不平等、不独立、自主权逐渐丧失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一)背景
材料一: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1949年6月15日)
材料二: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10《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外交形势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外交形势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1936年,英国背着蒋介石政府划定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都划给了英属印度,致使中印就西藏问题出现摩擦。印度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邻邦,如何处理好两国的关系成为周总理面临的问题。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北京会谈。周恩来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
周恩来总理与吴努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一: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7月,周恩来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经过周恩来积极的外交努力,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安全。周恩来所表现出的宽阔的政治家胸怀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给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初露锋芒。
知识拓展
(一)背景
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二战后,亚洲、非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紧张的局势,严重威胁了新兴独立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新兴国家认识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唐律疏议
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二)概况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的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有的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
(三)困境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四)求同存异方针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尊重差异
团结合作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巩固落实
3.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4.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 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巩固落实
5.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此举产生的国际影响是( )
A.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B.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C.为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创造了条件 D.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6.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尊严
巩固落实
7.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B.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会议提高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8.万隆会议之前,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而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短短的四年间,就有尼泊尔、埃及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
A.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形成了推动国际合作的万隆精神 D.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巩固落实
9.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示意图(累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10小明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答题竞赛,其中有一道题这样问道: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的选项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巩固落实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为经济恢复创造良好环境
1953-195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拓外交新局面
1954日内瓦会议提高国际声誉
1955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加强同亚非联系
课堂总结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