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0 22: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岳池县普安初中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在下图中用文字所标注的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特点
C.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D.自治区可以不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之下
3、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自治县的政府主要领导大都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这最能说明少数民族享有 (  )
A.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C.发展本民族经济的权利
D.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权利
4、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  )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新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东北 B.新疆 C.西藏 D.台湾
5、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方框中应填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 B.国共合作 C.一国两制 D.独立自主
*7、20世纪90年代,洗雪国耻,新中国在完成相国统大业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功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8、在香港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
A.江泽民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9、“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材料评述的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深情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的独特作用。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权 ②“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1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由联合国决议等一系列国际文书所确立的一条准则。下列有关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①都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 ②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③港澳问题属于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④都得到了成功的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1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据海关总署统计,1—11月,两岸贸易额为2070.6亿美元。台商来大陆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领域从制造业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材料反映了 (  )
A.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频繁 B.两岸实现“三通”
C.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5、“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何时确立起来的?该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2)在5个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哪个自治区?
(3)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与我国哪一政策有关?
(4)材料二中的图三是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他是谁?
2、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果断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何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材料二: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伟大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首次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事例。
材料三:《深圳特区报》于大年初一在头版最显要位置发表邓小平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时刊登邓小平、王震、杨尚昆等视察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新闻,给深圳人民和全国送了一份新年大礼。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给深圳特区题词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四川省岳池县普安初中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在下图中用文字所标注的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2、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特点
C.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D.自治区可以不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之下
【答案】D
3、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自治县的政府主要领导大都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这最能说明少数民族享有 (  )
A.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C.发展本民族经济的权利
D.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权利
【答案】B 
4、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  )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新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东北 B.新疆 C.西藏 D.台湾
【答案】B 
5、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6、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方框中应填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 B.国共合作 C.一国两制 D.独立自主
【答案】C
*7、20世纪90年代,洗雪国耻,新中国在完成相国统大业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功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D
8、在香港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
A.江泽民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9、“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材料评述的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10、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深情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的独特作用。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权 ②“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11、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答案】C
1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由联合国决议等一系列国际文书所确立的一条准则。下列有关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①都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 ②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③港澳问题属于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④都得到了成功的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13、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14、201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再度突破2000亿美元。据海关总署统计,1—11月,两岸贸易额为2070.6亿美元。台商来大陆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领域从制造业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材料反映了 (  )
A.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频繁 B.两岸实现“三通”
C.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答案】A
15、“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何时确立起来的?该政策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2)在5个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哪个自治区?
(3)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与我国哪一政策有关?
(4)材料二中的图三是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他是谁?
【答案】(1)1949年;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精神;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内蒙古自治区
(3)西部大开发
(4)孔繁森
2、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果断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何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材料二: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伟大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首次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事例。
材料三:《深圳特区报》于大年初一在头版最显要位置发表邓小平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时刊登邓小平、王震、杨尚昆等视察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新闻,给深圳人民和全国送了一份新年大礼。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给深圳特区题词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答案】(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共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构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或“一国两制”);事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3)肯定了特区的建设成就和发展方向(经济特区政策的正确性);更加坚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心与决心;推动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4)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等。(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