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幻灯片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幻灯片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17: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锦官城
杜甫一生经过很多城市,但唯有在成都,他的生命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杜甫刚到成都几个月后便写道∶"我住锦官城。"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归宿感。他快离开成都时,仍为草堂茅屋吟咏作诗,将其比作桃花源一般的去处"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此心安处是吾乡",成都给了漂泊的杜甫一个安稳的家,成都自然成为杜甫创作的一个丰收之地。他在成都居住了近四年,创作诗歌 240 余首。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诗人寓居成都草堂期间所作,展示了诗人生活的一个典型片段,表达了诗人内心一种独特的愿望和情怀。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时代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目录



知人论世,引入课题
分节品读,渐入佳境
当堂作业
第一章
知人论世,引入课题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飘 转
zhuǎn
俄 顷
广 厦
shà
qǐng
xiàn
sāng
丧 乱
见 此屋
háo
juàn
cháng


chóng
qīn
ào
认识字词
“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知识链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主要是几言?节奏?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感受韵律和节奏。
本诗以七言句为主,仍遵循“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九言句按照“二/二/二/三”的节奏来读即可。有时根据意思的断续也可以做“四/二/三”或“二/四/三”的处理。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诵读指导
第二章
分节品读,渐入佳境
1.体味秋风,感受悲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
秋风之声:
怒号
秋风之威:
秋风之效:

飞、渡、洒、挂罥、飘转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茅屋:茅草房
为:被
歌:一种文体
(我的)茅草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表达自己比较悲惨的境遇。
秋风
全班齐读第一诗节,体会秋风破茅、茅洒江郊的悲凉景象。
提醒:语速、重音、停连和情感基调,诵读时注意"八、三"“怒、号”"卷、飞"“高、下,挂、沉"等词的表情达意功能及效果。
如果"秋风"是肇事者,那么,"茅屋"就是受害者。在"怒号"的秋风中,"茅屋"又有怎样的经历?"破"成了什么样呢?
茅屋破
屋外∶茅屋破败,群童欺我——
愤怒、无奈
屋内:
布展冷裂,雨脚如麻
长夜沾湿,丧乱无眠
凄冷、哀伤
成都的这间茅屋是诗人多年漂泊后难得的安居之所,一朝被秋风无情吹破,茅草还被群童抱走,此时诗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在这样一个充满愤怒与无奈、凄冷与哀伤的长夜,诗人却能超越自我,从一般人对不幸的感受中超脱出来,推已及人,由个人思及社会,由自己的一屋之破念及天下寒士的苦难,并表达了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条件,为天下寒士换来"广厦干万间"的强烈愿望。这是何等博大的襟怀!
第叁章
当堂作业
发挥想象,则增加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