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17: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马丽华
棱角léng
jiǎo
骤然zhòu
虔诚qián
恭顺gōng
蠕动rú
凄凉qī
懈怠xiè
dài
敦实dūn
蜿蜒wān
yán
消长zhǎng
衰竭shuāi
jié
漫溢

演绎

摄制shè
帐篷zhàng
磅礴páng

霹雳pī

砾石lìshí
眩晕xuàn
yūn
腈纶jīng
lún
1.生字注音
诅咒zǔ
zhòu
冰凌líng
静穆jìng

冻疮chuāng
蔚蓝wèi
蜷卧quán
褶皱zhě
豁然huò
黧黑

安营扎寨
zhài
风云变幻huàn
接踵而至zhǒng
历历在目lì

川流不息xī
漫不经心màn
jīng
卖弄:一般是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和长处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娇贵:看得贵重,过度爱护。
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端详:仔细地看。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退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敦实:粗短而结实。
懈怠:松懈懒散。
恭顺:指恭敬顺从。
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解释词语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架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查,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二、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藏北游历》状写西藏北部地区高寒牧场的游牧文化:千百年来游牧人群精神生活中对于神山神湖的崇拜,格萨尔王的传说,本土宗教遗存——苯教,原始智慧,今古传奇;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庆娱乐;藏北高原的辽阔壮美,奇山异水,野生动物,无人区风光等。本文所写的是作者跟随摄制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拍摄时的经历。
三、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各拉丹东雪山是什么样子的?(借向导之口,概括整体特征)
变化多端,神秘高俊,琼瑶仙境!
奇美得令人眩晕!
格拉丹东,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它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之山岳冰川群所组成。除主峰格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
位于东经91.0°,北纬33.5°,
海拔6621米,
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
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的源头。
移步换景
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驶过冰河-----进入冰塔林
通读全文,弄清作者的行踪
冰塔林
造物主在这些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冰塔林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全文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叙述了自己在游览各拉丹冬雪山时不同地点的所见所感。
草坝子——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
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草坝子——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
开始海拔接近六千米
感知全文,理清线索
时空为顺序
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

(3--11)
写初见格拉丹东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1-2)


(12--15)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移步换景
一、寻找
,贴近作者
作者行踪
第一天
驶向格拉丹东
在草坝子上安营
接近冰山、冰塔林
置身冰窟
(渐趋恶化)
身体状况
尚属正常
高原反应
发烧疼痛
摔伤
恶心
呼吸困难
我要死了
第二天
再入冰河
似乎已经衰竭
没力气、挣扎
所至
时空顺序
第一天
格拉丹东
在草坝子上
接近冰山、
冰塔林
置身冰窟
第二天
再入冰河
观景立足点
景物特征
写景手法
远眺雪山
高峻、雄壮、
变幻莫测
简笔勾勒
砾石堆四顾
冰峰晶莹
冰河辽阔
冰天浩茫
大笔涂抹
靠近冰山近看
图案多样
难以名状
简要概述
细看,
联想并想象
晶莹闪耀
形态多样
永恒之美
凝聚历史
细致描写
由眼前景
联想历史
感受永恒
半卧细察
冰面疏松
流水漫溢
简要概述
所见
再读再品,体察所感
第一天
第二天
格拉丹东
在草坝子上
接近冰山、
冰塔林
置身冰窟
再入冰河
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
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
赞美自然,凄凉、无奈
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
想象长江的故事
标示出作者经历的句子,说说在各拉丹东源头,作者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驻地条件艰苦
高原反应
发烧疼痛
摔跤
隆冬将尽
气候严寒
自然环境险恶
行走困难

难得一见
难以亲近
难以穿越
难以名状
难以细数
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通过写自己的感受,表现了探险者坚强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
敬畏自然,豁达乐观
作者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
课文中,“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坚冰从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敬慕的晶莹和洁白”,这些句子都表现了冰塔林奇美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探究思考
冰塔林
冰塔林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语言赏析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眩晕”指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的意思。“卖弄”指故意展现。这里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的强烈震撼以及对神奇伟力的赞美,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
拟人手法
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删去加点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景物就没有了神韵。
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描写眼前景物时,不停留于具体的描写,抒写了作者的想象和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深处的思考。这样的写法虚实结合,带给作者一种厚度和深度的美。
联系上下文,赏析语言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格拉丹东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终年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巍峨高大,棱角分明。
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用了拟人手法,将各拉丹冬置身于天地茫茫的背景中,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气度非凡,气势磅礴。
3.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景物描写。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这里天气变化莫测,气候恶劣的情形,突出了探险队员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
·
·
·
·
·
·
·
·
·
·
·
·
·
本文以游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随电影摄制组游览格拉丹东的见闻和感受,展现了格拉丹东严酷的生存环境,生动地描写了格拉丹东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我对格拉丹东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礼赞。
主旨小结
1.条理清晰,层次进然
本文按照作者行踪地点的变化依次描写了各拉丹冬山峰的壮美景色。首先交代了其外观景象,然后描写冰塔林外面的景观,最后详细地描写了冰塔林内部的景观。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三、课堂总结
(二)学习特色
2.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各拉丹冬的各色美景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如“阳光使这位身看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等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议论抒情相结合,引发共鸣
文中作者远望冰塔林的景物,“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融汇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感叹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直接发表议论,表达景物带来自己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交代“我”的身体状况
“我”游览冰塔林,
意外滑倒受伤
“我”置身冰窟欣赏
冰塔林美景
在砾石滩感受长江之源
壮美的景色
恶劣的环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