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蕲春实验中学 余银峰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教学程序
说学法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说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
课后探究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作用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在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的属性及其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对地理环境做综合分析,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提升与理论整合,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纵向、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做铺垫。。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难点: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
探究法
问题
讨论法
读图分析法
比较
归纳法
多媒体辅助法
说教法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说学法
2
3
1
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学会 会学,融会贯通!
说教学程序
新课教学(20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课后小结(2分钟)
巩固练习(5分钟)
课后探究(1分钟)
古诗欣赏
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
导入新课
《敕勒歌》
《忆江南》
《相 思》
《游大林寺》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
的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现象叫地域分异规律
新课教学
自然带
地域分异
规律
新课教学
概念教学
自然带的形成:
新课教学
探究
“问题为先导,探究为基础”
新课教学
全球有多少个自然带?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更替有什么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气 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相互关系
新课教学
探索
1.从赤道到两极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
向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
的变化为基础
纬度
热量
表现:在
纬度和
纬度表现更明显
高
低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北 冰 洋
请注意观察中国内蒙古东部到新疆西部的海陆距离,并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呈现与经度变化大致相同的规律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
呈现与经度变化大致相同的规律
探索
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
作有规律的更替
基础:以
的变化为基础
经度
水分
表现:在
纬度大陆
表现更典型
中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经度地带性
目的
习题一
习题二
习题三
优生吃饱 中等生吃好 差生吃了
巩固练习
课后探究
你发现了高大山地的景观特点吗?
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
课后反思
(1)本课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加以系统化。因而要充分利用旧知,利用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区域对比,使学生建立“区域是有差异的”的观念。然后再从学生谈到的诗歌的例子,及教师根据需要补充的例子中,抽象出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2)重点讲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其中气候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3)分组探究可以做得更好。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课程设计思考:
请多多指教!
Thank You !(共35张PPT)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蕲春县实验中学 余银峰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相 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游大林寺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
的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现象叫地域分异规律
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所以叫自然带。
自然带的形成:
全球有多少个自然带?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更替有什么规律?
探究
陆地自然带
(以北半球为例)
热 带 雨 林 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 带
草 原
温带
荒漠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带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北回归线
赤道
北极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气 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相互关系
世界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 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双峰驼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未发育
多姿多彩的地表面貌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自然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冰原带
探索
1.从赤道到两极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热带雨林景观
苔原景观
思考:
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有什么不同?
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
向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
的变化为基础
纬度
热量
表现:在
纬度和
纬度表现更明显
高
低
探索
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北 冰 洋
请注意观察中国内蒙古东部到新疆西部的海陆距离,并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
呈现与经度变化大致相同的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
作有规律的更替
基础:以
的变化为基础
经度
水分
表现:在
纬度大陆
表现更典型
中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经度地带性
地域分异
概念:
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以
经度地带性:以
垂直地带性:以
为基础
热量
为基础
水分
为基础
课堂小结
2.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B
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C
3.上图是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回答:
⑴填出自然带名称:A ,B ,C 。
⑵A→B→C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
到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沿海 内陆
水分
4.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⑴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
B 、
C 、D ,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4.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域性规律。这 一 规 律 的 形成 是 以 为基础的。
赤道
由赤道向两极
热量
课后探究
你发现了高大山地的景观特点吗?
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
谢谢指导!3-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蕲春县实验中学 余银峰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2、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教学难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
5、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欣赏古诗: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歌,大家通过诗歌的内容,看看能不能听出诗人写的是什么地方或写的是什么事物?
(请同学朗读《敕勒歌》;白居易的《忆江南》;王维的《相思》;白居易的《游大林寺》)
【讲授新课】
(教师点拨) 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诗歌就猜到诗人写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各地的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板书)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概念: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思考)1、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吗?2、什么是自然带?(使学生对地域分异现象和自然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引导学生阅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自然带的命名:(以人的姓名作类比,热带雨林带作例子)
温度带 + 植被 + 带
1 自然带名称的写法和气候带、植被的写法上的不同。
(以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为例)
2 荒漠是从植被状况而言的,可用于自然带的命名。沙漠是一种景观,也是气候带的一种,与之不同。
(探究)1、全球陆地分为多少个自然带?2、这些自然带的更替有什么规律?
(承转过渡)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自然带的名称看似复杂,只要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相结合,并联系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那么,地域分异具有哪些规律呢?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别以北半球的非洲大陆和亚欧大陆为例,从赤道向北,依次呈现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以及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的景观图和录像视频,使学生在感观上形成明显的对比。
(学生探究)从赤道到两极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教师点拨)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也从赤道向两极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规律叫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的产生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以陆地为主;在低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辽阔。使得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同一纬度地区的水分差别较小,受热量影响较大,因此,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更明显。
(学生活动)出示:《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图片,让学生从土壤、动植物等方面对比,思考: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有什么不同?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板书归纳)
(2)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高纬度和低纬度表现更明显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内蒙古东部到新疆西部的海陆距离,并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明确,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我国降水逐渐减少的事实。让学生思考:这一带自然景观有何不同?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教师启发)出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从沿海到内陆分别分别呈现,温带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的自然景观图,是学生在感观上形成对比。
(学生探究)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教师点拨)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更替,这种景观变化是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而更替的,所以称为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产生是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的,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既有面积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分差别很大,因而自然带表现出很强的经度地带性现象。
(板书归纳)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 基础: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
表现:中纬度大陆表现更明显
【课后探究】:
地域分异规律除了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呢?
你知道高大山地的景观分布特点吗?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
【课堂作业】:见课件
【板书】:见课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
蕲春实验中学 余银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在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的属性及其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对地理环境做综合分析,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提升与理论整合,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纵向、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做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3.重点与难点:
(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读图分析、推理、归纳结论等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并运用典型的景观分布图,以图导因,根据现象推理地理规律。教法与学法都要充分体现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所以,本节课教学宜运用展示法、读图分析法,同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归纳法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欣赏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古诗为切入口,引出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自主阅读,找出地域分异规律概念以及地域分异的原因,初步了解自然带的概念
二、讲授自然带的命名规律
三、探究全球陆地自然带的数量及更替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
结合阅读材料,根据展示的自然景观图,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设问讨论:
1.这种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大体沿纬线延伸、随纬度方向变化)
2.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热量差异)
3.这种变化规律在哪些地区分布明显?(低纬度地区与高纬度地区)
在学生讨论总结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归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二)经度地带性
通过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归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特征与原因;然后共同总结(特征:大体沿经线延伸、大致沿经度方向变化。主要因素:水分差异。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巩固】展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引导解析并给出答案。
四、课后探究:
你知道高大山地的景观分布特点吗?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
五、课堂反思:
(1)本课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加以系统化。因而要充分利用旧知,利用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区域对比,使学生建立“区域是有差异的”的观念。然后再从学生谈到的诗歌的例子,及教师根据需要补充的例子中,抽象出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2)重点讲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其中气候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3)分组探究还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