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考提分必读
中考语文复习通关秘诀
——古诗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中考古诗词鉴赏(
6
分)
意
象、意
境
想说爱你不容易(中考古诗词
曲
84
首)
学习目标
1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
2
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
了解考查模式
4
掌握答题步骤
意象
=
情
+
物、景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团圆、祝福、
解读意象:
“意”
诗人的思想感情。
客观景物。
“象”
意象:
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
观景物。
酒(
象
)
诗歌举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情感
/
思想(
意
)
悲愁、苦闷、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抓住意象,读懂情感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乘舟欲行多离苦,
杜鹃猿猴啼凄凄。
落花流水传愁绪,
举杯苦闷不得志。
别时长柳仍依依,
草木还在人事移。
意境
=
意象
+
意象
+
氛围
孤寂、悲苦之情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感
受
意
境,体
会
情
感
描绘出了一幅
冷落、衰败、萧瑟、凄凉
的深秋晚景图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
的四组概念:
宏阔
——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
壮阔、深远
细腻
——
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
婉转、朦胧
繁复
——
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
喧闹
清冷
——
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
冷寂
表达意境常用的四字短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
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赞美、
沉痛、哀伤、依依不舍、闲适恬淡、
忧国忧民
常见考查方式:
1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
2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
“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
相呼应。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
D
这首曲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
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
了高度的统一。
[C]
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漂泊凄楚之感。
常见考查方式:
画
面
描
述
3
、这首(句)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用语言描述。
步骤:
①、找出景物
②、修饰景物
③、组织语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画面描述
=
()景物
+
()景物
+
()景物
示例: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
老,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一只乌
鸦瑟缩着,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
只见一架小桥,桥下水声潺潺,桥头,
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飘起缕缕
炊烟。
加以修饰,展开联想和想象
课堂小结
意象
=
情
+
物、景
意境
=
意象
+
意象
+
氛围
画面描述
=
()的景物
+
()的景物
+
()的景物
{
牛刀小试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题
1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
2
:画面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试一试: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根据今天所学内容出题并作答。
课堂小结
意象
=
情
+
物、景
意境
=
意象
+
意象
+
氛围
画面描述
=
()的景物
+
()的景物
+
()的景物
中考提分必读
祝大家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