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授 课 班 级
教 材 内 容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 学
目 标 引导学生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我”与外婆的真挚情感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分角色演唱歌曲,用体态声势表达对歌曲的喜爱。
聆听不同版本的《外婆的澎湖湾》,感知台湾校园民谣的风格。
教学 重难点 演唱好歌曲的切分节奏,十六分节奏。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新课
1、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随着一首轻松愉悦的音乐开始把!(声势动作参与)
揭示课题,并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外婆的澎湖湾》,这是一首台湾的校园民谣。也是最早传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民谣。说起这首歌,不得不提起两个人,那就是这首歌曲的作词作曲的叶佳修老师和这首歌曲的原唱者潘安邦。这首歌曲是叶佳修专门为潘安邦创作的。歌曲唱到的就是潘安邦小时候与住在澎湖湾外婆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潘安邦真情演绎的《外婆的澎湖湾》。在他的歌声中,你觉得你体会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与外婆的一种怎样的情感?澎湖湾?)
再次聆听,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情绪、节奏特点上分)
引导生用轻松、有弹性的“DU”哼唱歌曲的第一部分;用“LU”哼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有节奏地读歌词
师:你最喜欢歌词哪一句?(让学生当小老师示范唱,小组老师示范,多鼓励学生)
带词演唱
纠正,再次演唱
拓展
聆听合唱版本,体会不同的演唱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师:《外》已经传唱了30多年了,是一首经典的台湾校园民谣。很多艺术家都曾演绎过这首歌曲。我们之前听到的潘安邦演唱的,这种是一个人在演唱,叫独唱。还有没有其他演绎的方式?我们一起来聆听下边这一首《外》
探讨合唱的方式
分角色演绎《外婆的澎湖湾》
小结:《外》歌曲里唱出了“我”与外婆的亲情故事。我想在多年后,你们长大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也有一份自己和家人浓浓的美好回忆!
师生问好,学生用整齐好听的歌声演唱问好。
生初步感受音乐。
生聆听
与家长合作演唱,学生聆听
生聆听,思考。
生:“我”与外婆相互体贴照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
生聆听,思考。两个部分。
生演唱。
生读歌词,轻巧的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生跟琴模唱这一句。
生回忆听到的版本,男生独唱,童声独唱,合唱。
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演唱,在愉悦的音乐中结束音乐课。
教
学
反
思 1、家校开放,考验的是老师的心态与调控方式。我们能以轻松状态上课,孩子也会如此,教学距离拉近了,课堂事倍功半!孩子们在老师引导启发下,能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我们的艺术课堂才会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快乐愉悦!
2、多用鼓励的方式去正面引导孩子,孩子的成长会很快。在活动中善于引导家长以身作则,而且参与其中,会给孩子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
3、在一个个环节渗透下,孩子们了解歌曲、会唱歌曲到最后完全投入有情感演唱,能明显感受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小遗憾:歌曲中第一部分最后一句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多聆听,老师的范唱和琴声,会唱的更准确!第二课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