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五年级下册《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课型:律动合唱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正确地唱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准确地唱出二声部旋律;
3、通过对歌曲的演唱,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切分节奏
2、二声部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
??
???
1、师哼唱旋律,请生用最快的速度记下来。
师唱:5---|3---|4---|2---|3---|1---|
生模唱,师带着用柯尔文手势,
师问:旋律的进行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有什么方法记住?
生:----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下行”.......
跟着钢琴模唱这旋律,(练声,提示唱歌的状态)(移调)出示PPT
播放一段音乐,能不能跟着音乐唱一唱(要渐入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第二乐段的范唱+师唱第二声部)出示PPT。
二
歌曲新课
1、再次演唱(师生唱第二声部)()
师:请坐!这是一首来自海边的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歌曲的第一乐段。
师带领学生做放松动作,(A段范唱,师生拍击节拍)
师:你听到什么了?
生:......
歌曲的题目叫《外婆的澎湖湾》
(贴上题目)
简介:澎湖湾在台湾海峡的中游,由64个海岛组成,(插入澎湖湾图片)歌曲中的小主人公的外婆家就在这里,每当夕阳西下小主人公踩着松软的砂石和海浪,和慈祥的外婆在这里看海,听海,这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师: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生:轻快!
2、用轻快的心情再去感受第一段音乐。出示PPT
(A段范唱,师生拍击节拍,轻声哼唱,)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4拍
师:四拍子旋律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师:用身体表达出来吧!身体流动起来,跟着音乐体会。A段范唱音乐,师一句句和一个个学生拍击第一拍强拍,)
接着,师清唱第二乐段。
师:第二乐段音乐又是什么感受?
生:抒情的......(思念家乡)
师:我们和这个乐器一起再次感受第二乐段的情感。
师:你听:师敲击
×
×
××
×,请我和一起试试。
还有一件小乐器(沙球),它是什么?生---师:拿沙球的小朋友和我合作!其他的小朋友在第三拍上和沙球一样用“踢踢”伴奏。(清唱第乐段,师生试着合一次)
3、师:合着第二段音乐,在音乐中试试!出示PPT第二乐段范唱音乐。(技巧:师在第三拍“空”,生敲击,有反复。)
合唱
我们班一直有高低声部的分配。请高声部同学在第二乐段中用5---|3---|4---|伴奏,同时用
×
×
××
0
伴奏。(出示PPT第二乐段范唱音乐)
师:要一直一直用这个节奏伴奏。再来一次,节奏要稳定。(出示PPT第二乐段范唱音乐)(评价,鼓励)
师:夕阳下,海滩边,外婆的澎湖湾(全谱)师范唱,弹奏!(慢的、悠闲的),(出示PPT全谱)
4、识谱:看伴奏哼唱旋律。(师伴奏,生齐唱旋律,有反复。)师:节奏稳定,音准较好!
5、师: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节奏?(师拍击,×
×
×
×
×)在音乐中这个节奏叫什么?
生......
师:对,即切分节奏。找找看,在谱子中找到了一个切分节奏(出示PPT全乐谱)
(标记,注明)
听一听,师范唱,
师:切分节奏由几个音组成?
生:......(三个)
师:他们三个音的强弱有什么特点?
生:.......(中间一个强)
师:中间一个强一点,而前面两个连得近一些,(师带领唱这一句)
师:请跟着钢琴唱唱这一句旋律!(师弹奏,引导中间一个音强一点)
再找一找还有没有切分节奏?(生找,齐唱旋律,师伴奏)师在B段处唱第二声部至结束。
6、生齐唱歌曲歌词,师伴奏,(单手弹:阳光××
沙滩
××
师拍节奏)
(B段,第一段齐唱,反复时
生:主旋律,师:第二声部)
7、试一试再提一个调,如果在第二乐段的演唱时,高声部用刚才的识记的新旋律伴唱,会是怎样的一种歌唱体验呢?
请起立!
(出示PPT全谱)
师伴奏,生合唱,拍击(
0
0
××
0
)
三、结语!
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生:亲爱的外婆,美丽的澎湖湾,
美好的童年!
我们用歌声留住这珍贵的一切吧!(师生同唱歌曲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