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最快的“信使”
★ 知识点(化州市播扬二中教师:宏道者)
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
一、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古代传递官文的驿马。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贝尔制作的早期电话。
二、最快的信使——电磁波
波速(V):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光速
三、电磁波的三个因素 频率(f ):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C(V)= λ
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1/T)
四、电磁波谱
Y 射线-----X射线------紫外辐射------可见光------红外辐射------无线电波
大 频率 小
短 波长 长
注:①、各电磁波的速度相同
②、频率和波长各不相同
预言者:麦克斯韦(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
五、电磁波的发现 验证者:赫兹(德国物理学家1887年)
最早应用者:马可尼(1898年)
六、电磁波产生的条件:电路中有迅速变化的 或 。
组成:金属盆、碳粒、碳精薄片
话筒
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原理:声音------振动------变化的电流
组成:永磁体、螺线管、薄铁片
七、电话机 听筒
原理:变化的电流-----振动------声音
原理:声音 振动 变化的电流 振动 声音
发明电话和第一个用电话讲话的人是:
定义: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 距离。
八、振幅
符号和单位:A(m)。
★ 教学目标(化州市播扬二中教师:宏道者)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磁波,知道电磁波是谁发现的,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以及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认识描述电磁波的波形图.
(3)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活动过程,学习应用类比方法认识电磁波的存在.
(2)经历用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来检验收音机表盘上刻度的活动过程,确认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电磁波家族成员的广泛应用中,感悟电磁波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 感悟中考(化州市播扬二中教师:宏道者)
1.(09丽水)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A.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蓄电池
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
C.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保险丝
D.能“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
2.(09烟台)图15是磁带录音机磁头工作原理图.
录音机的磁带上附有一层硬磁性材料的小颗粒.录音时,动圈话筒将声音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地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
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此时录音磁头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2)说出录音和放音过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物理原理.
(3)请你再列举一个用磁来记录信息的生活实例.
3.(09贵阳)如图所示,虚线区域内的“×”为垂直纸面的磁 感线,当金属框沿光滑绝缘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1;若将金属框换成质量相同的塑料框,其他条件不变,塑料框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2。请判断E1和E2的大小关系,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提示:金属框是导体,有电阻)
4.(09河北)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 --- 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弹簧将 (选填“伸长”或“缩短”)。如果用电流表替代虚线框内仪器,然后将条形磁体迅速插入线圈中,与之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 现象。
【解析】本题结合动态电路分析考查通电螺线管,为常见题型。解题时由电流方向结合螺线管绕线方式判定其上端为N极,故对其上方磁体为引力,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当滑片向右滑时,导致接入电路阻值增加,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上方磁体引力减小故弹簧缩短。而后者因为电流表指针偏转可判定有电流通过,即为电磁感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