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17: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朝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够背诵默写。(重)
二、理解诗的意思,
学会抓关键词赏析诗句。(难)
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
学习目标
岳:高大的山。中国有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以“望岳”为题的诗共三首,分咏东岳、西岳和南岳,今天这首是咏东岳泰山的。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主峰在山东泰安城北,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
解题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后人称他杜少陵。曾经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因此,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为“诗圣”。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作者
简介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
这首《望岳》诗是杜甫落第后游齐、赵时所作,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入山作微观,有时还不如在山外作宏观。这首诗就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泰山作审美观照的。
译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译文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问题探究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首联远望,
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
尾联极望。
解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运用设问,写远望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整体形象)
(写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
(俯望 )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
“割”字把泰山写成一把巨斧,将阳光切断,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诗人心底的愿望
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呢?
小组讨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字面意思是说诗人要登凌绝顶,俯视众山,实则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泰山的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不怕困难,
借景抒情
诗言志
课堂检测
?
(1) 《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整体形象。?
??
(2)《望岳》中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作业布置
1.写写这首诗对你的启发。
2.完成小练习册相关内容。
3. 预习《己亥杂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