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二年级 语文下册 20 蜘蛛开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二年级 语文下册 20 蜘蛛开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22: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写了一只无聊的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由卖口罩改成卖围巾再改成卖袜子。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简单的基础。本课内容生动、故事性强,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教学建议】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发言,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目标】
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
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识字词、故事大王评选等方式,让学生爱学字,敢于编故事、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难点】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蜘蛛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的字词句,让学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退缩的美好品质。
3、能根据课后示意图复述课文。
4、能借助循环反复的语言和情节特点,放飞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昨天你们学的生字新词已经被蜘蛛网罩住了。如果你们能读准字音,就能解救这些词语宝宝。谁愿意来救他们?指名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蜘蛛开店》。板书课题:蜘蛛开店。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复现词语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因此开课就创设生词被蜘蛛网罩住,要求学生以读准字音来解救词语宝宝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读议议,梳理情节
(一)找一找,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它先后开了什么店?准备卖什么?接待了哪些顾客?
2.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师:你很会读书。由于蜘蛛寂寞无聊,于是“它决定开一家商店。”这句话里有三个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几个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说。其中最难写的是“商”,然后老师指导书写“商”。写后师生共同评价,给予笑脸图案的奖励。
【设计意图】二下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经验,但仍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写字规律,发现生字的特点,教师指导写好生字。
3.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哪位同学根据他的回答把他提到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主要是梳理故事脉络,画出思维导图,为复述搭好支架。一方面因为因为课文内容浅显。另一方面因为二下学生已初步具有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品一品,理解体会。
1.学习“蜘蛛卖口罩"的故事
(1)过渡:刚才同学们用几个词提取了文章的关键信息,蜘蛛开店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个故事。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找每个自然段蜘蛛都做了什么?
(2)指名反馈,指导朗读。
第2自然段: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想法”。
师:蜘蛛想卖口罩,为什么呢?生: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师:你能读出蜘蛛的自信吗?指名读。
第3自然段:蜘蛛有了想法后,接下来就干什么呢?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挂招牌”,谁来帮蜘蛛吆喝吆喝?指导朗读:吆喝招牌。
第4自然段:师:蜘蛛挂了招牌后就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顾客。相机出示“顾客”。此时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惊喜……
师:可是当蜘蛛看到来的顾客是河马时,他还有高兴的心情吗?他的心情会变得怎样?指名回到。小组读,读出由惊喜到失落的心情。
师: 这位顾客实在太让蜘蛛感到意外了!为什么呀?
生:河马的嘴巴那么大。师:你比划比划一下,河马的嘴巴究竟有多大?那蜘蛛的嘴巴又是多大呢?师:这么小的嘴巴去织那么大的口罩,怪不得蜘蛛认为——?
生: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相机出示。
师:是呀,蜘蛛顾不上吃,顾不上睡,从早上织到晚上,又从晚上织到第二天早上,终于织完了,可把蜘蛛累坏了。
全班同学一起读, 体会蜘蛛的不容易。
谁能用“终于”来说一句话?
(3)总结方法
瞧,这就是蜘蛛卖口罩的故事,读完故事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提取出了“想法”“挂招牌”“意外顾客”“累坏蜘蛛”四点关键信息,有了这四点关键信息就能够快速帮我们理清这个故事的思路了。
复述故事
师:谁愿意根据示意图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如果语言生动、有趣就更好了。
指名同学复述,师生共同评议,相机渗透复述故事的方法。再叫一名同学来复述。
【设计意图】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以第一个故事为重点,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想法”“挂招牌”“意外顾客”“累坏蜘蛛”四个方面,感受蜘蛛卖口罩的有趣,并根据思维图进行复述。
2.同桌合作学习“蜘蛛卖围巾”的故事。
过渡:蜘蛛卖口罩的故事可真有趣呀!那他又是怎么卖围巾的呢?同桌合作朗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找与"蜘蛛卖口罩"故事相似的地方。
(1)同桌合作朗读。
(2)师:哪些同桌找到了与前一个故事的相似之处?指名汇报。
生:蜘蛛一开始都觉得这件事非常简单。
生:招牌的内容很相似。
生:用的时间都很长。
师:这次他的顾客是谁?生:长颈鹿。出示图片及句子自由读: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师:你读出了长颈鹿的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生:脖子长:只见身子不见头,脖子和大树一样高。
师:这么长的脖子让蜘蛛织了好久才把围巾织完呀?(生答。)这生意实在是不容易呀。
哪个小朋友能根据示意图来讲讲“蜘蛛卖围巾”的故事,仿照前面复述故事的方法来说。
指名说。
【设计意图】同桌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找到与第一个故事的相似之处,发现课文在情节上反复的规律。
3自学“蜘蛛卖袜子”的故事。
过渡:累得趴倒在地上的蜘蛛又产生了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与前两个故事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学习。
(1)指名汇报相似之处。
(2)指名汇报不同之处。生:前两次蜘蛛都织完了,可这次蜘蛛还没织就已经被吓得逃回了网上。
(3)师:蜘蛛为什么会吓得逃回网上了呢?学生答。
师:是呀!42只脚的袜子,蜘蛛什么时候才能织完啊!难怪他会害怕。
谁能读出蜘蛛害怕的心理?指名读,师评价。
师:同学想想,蜘蛛逃回网上后,会回来给蜈蚣织袜子吗?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同桌间可以交流,指两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个故事。学生正确、流利、有滋有味地读好故事,体会童话的乐趣。
4.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想不想完整地讲给弟弟妹妹听?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只要你找到三个小故事在情节上重复这个规律,,就可以了。
学生复述。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反刍阅读,发现课文在情节上反复的规律后,鼓励学生边说边表演,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5.说一说,个性表达。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蜘蛛开店为什么总是不成功?
(1)蜘蛛连续开了三次店都没有成功,说明做任何事情都不简单。
(2)蜘蛛开店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不能持之以恒。
(3)蜘蛛很倒霉,每次开店都遇到了最难伺候的顾客。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蜘蛛开店失败的原因,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这也是学生对课文内化和理解的表现。本环节倡导自主表达,尊重个性体会。
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同学们,这个故事学完了,可蜘蛛开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蜘蛛又会开什么店呢,他的顾客又会是谁呢?
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蜘蛛以后还会开什么店?又会遇到怎样意想不到的顾客?进行迁移讲述,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四、家庭作业。
请试着用“开店挂招牌--来了个意外的顾客--累坏蜘蛛”的情节编故事,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