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1学年湖滨小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三四单元过关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3%)
一、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20%)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仞(rèn) 衣裳(shāng) B.踌躇(zhù) 黯然(àn)
C.土匪(fěi) 由衷(zhōng) D.威吓(xià) 彼此(c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涕泪 似定 舍己为公 B.锻练 特殊 无限眷恋
C.绷带 崭新 一声不吭 D.矜持 裤档 肃然起敬
3.以下词语中的“破”字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破”含义相同的是( )
A.破釜沉舟 B.攻破城池 C.一语道破 D.残破不堪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这则字谜的谜底是( )
A.日 B.苔 C.曼 D.食
5.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6.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B.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这个护士经验不足,打针不能一针见血。
D.她自我安慰道:“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枇杷”和“琵琴”是同音字,但意思不同。
B.“门内添‘活’字”的字谜谜底是“阅”。
C.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千字文》。
8.下列句子和运用的描写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神态描写)
B.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色被单居然被抓破了。(动作描写)
C.“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语言描写)
D.“我今天确实一个解板都没有,我们举命不是为看发财!”我得次向他们得释。(语言描写)
9.对下列导句中加点词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身穿)
B.“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朝廷的军队)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10.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中名人身份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北宋女词人 B.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D.李世民——春秋末期思想家
二、看拼音写词语。(10%)
cān móu zūn zhòng shěn shì shī xíng chàn dǒu
( ) ( ) ( ) ( ) ( )
wèi wèn fán máng zhěn suǒ cí xiáng róng xìng
( ) ( ) ( ) ( ) ( )
三、课文内容填空。(2+2%+4x+.3%÷3第+=158)
11.《从军行》中描写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誓言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所到驻守边塞的将士吹奏起思乡的衰曲时,我想起了主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扬州的灿烂________(季节)景.
15.按照顺序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 )——(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24%)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初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侯,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吟“消明时节雨纷功”:_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_吟“功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吟“漫诗书喜欲狂”……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6.下列词证填到文中横线上的正确序是( )
①中秋时 ②清明时 ③过年时 ④喜悦时 ⑤送别时
A.①②④⑤③ B.③②①⑤④ C.①⑤④③② D.②③④①⑤
17.汉字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上项是?( )
A.形声义俱全,信息最远远大于排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自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捐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值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18.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文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19.为什么说“人们新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成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有个梦
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车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作衣裳!”“傻孩子,君白云昨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里现在一表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椹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这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椹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大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黑色。那黑色,一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椹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桑树也被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做“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20.文题“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B.引起对全文内容的回忆
C.含着地点明全文的主旨 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BC2
21.下面概括“我”和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我”与姥姥共同观赏白云。 B.夏天“我”与姥姥一起偏陪
C.秋天姥携桑甚给邻尼小孩吃。 D.冬天姥姥离“我”而去。
22.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桑长就一个个掉下来 B.桑堪就一个个路下来
C.桑桦就一个个落下来 D.桑堪就个取下来
23.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笔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了“我”的天真无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_
24.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留给别人一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爽,推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30%)
题目:正在______的人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重点突出人物动作描写。3.书写工整,自己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