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八:传承红色基因
百年逐梦
回望初心
】
——庆祝建党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建立
至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
年
至
1978
年
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年
12
月
至
2012
年
党的十八大召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
年
至今
【考点预测一——中国近现代史
党的主要会议】
历史
时期
名称
时间及地点
地位或历史作用
新民主义革命期1919-1949
中共一大
1921.7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会议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红船精神。
中共二大
1922年上海
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
1923年广州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八七会议:
1927.8
汉口
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1929年福建古田
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935年
遵义会议——主要任务:纠正“左”的错误
内容: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意义——①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地位;
③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确定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力挽狂澜”
中共七大
1945.4
延安
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被誉为“灯塔指引”。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1949.9北平
(1)通过了《
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共八大
1956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定了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理解:
从此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二大
1982
邓小平(中共第一次提出)提出:把马克思主义
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
①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内容见课本)。
中共十四大
1992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解:1992年后推动改革开放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1992年初,邓小平
南方谈话
)
中共十五大
1997
确定
邓小平理论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六大
江泽民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
2012
胡锦涛的
科学发展观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习近平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中共十九大
2017
内容——①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总结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1927年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理论成果。
党的光辉历程的认识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
感悟
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民族力量——牢记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勇于担当等。
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的思想和意识的侵袭。
★★必背——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自觉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坚强意志,不畏挫折,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树立远大理想,
敢于实践,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比较】
一、党的历史上两次转折性会议——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1935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相同点
(1)内容上——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2)作用上:都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
遵义会议确立了
毛泽东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
邓小平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二、
确定指导思想的会议
1、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考点预测二
党领导下革命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期
事件
概况
意义
党的创建时期(1919—1923年)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前期中心在北京,后期转移到上海
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性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1926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同时使共产党意识到掌握武装力量领导权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时期
1、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928年
井冈山会师
3、1934——1936
红军长征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
改变计划——攻占大城市遇到严重挫折,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
农村
进军。
结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从而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此中国革命重心(发展方向)发生变化——从城市逐渐转移到农村。
3、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抗日战争时期
1、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前往西安
谈判,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领导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等
1、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建立,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
2、中国共产党
领导根据地人民开辟敌后战场,顽强抗战,在抗战中发挥了
中流砥柱
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解放战争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国共关系变化——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各个解放区的军队,
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
解放区军民经过一年
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考点预测三
新中国以来党领导下的建设成就】
线索
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丰功伟绩//
进京赶考后的成绩
(49——56)
民主政治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共同纲领》初步建立
2、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
经济
1、完成土地改革(1950--1952年)。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
的封建土地制度
;
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③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准备了条件。
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53——57),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
3、1956年完成三
大
改
造。
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提示】——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军事
1950=——1953
抗美援朝
祖国统一
1951年,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线索二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丰功伟绩和失误(56——78)
外交
基本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0年代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方针带来作用——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70年代开拓新空间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作用——中美两国长期敌对状态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如何认识中美关系发展
(1)中美双方有很多共同利益,
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实现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
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繁荣稳定。
()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直接关系到中美关系的稳定。
(4)
任何制裁、威胁都无法解决两国的分歧,只会导致对抗和冲突。
必须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原则解决双方的分歧。
(5)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
2、新时期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和谐发展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应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2)通过对话、协商机制,妥善解决中日间的分歧。
(3)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发展
国防科技
核弹:1964年10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2)导弹:
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
成功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从此,我国
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行列
农业和医药科技
1、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带领团队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失误(挫折)
(1)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十年“文化大革命”
线索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8年——)
经济
体制改革
1978年开始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影响——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城市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了企业活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特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沿海到内地,全面展开。
对外开放
1、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2、21世纪走出去——
①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祖国统一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
的构想。
成功实践——①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历史作用——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防建设
①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形成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外交
1、外交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具体成就——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举办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3、新格局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贡献的智慧和方案——
(1)发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目标
(2)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4、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国际事务中)
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取得
外交成就的共同原因——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航天科技
(1)
1999年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
道路选择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邓小平)
(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共百年来面临的危局(严重失误)
及解决
措施】
1、危局——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实行屠杀政策,使
党遭到惨重损失
解决——1927年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创建人民军队
,毛泽东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把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
2、危局——由于中央
“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解决——
1935年
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危局——10年“文化大革命”,使
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解决——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文化大革命全面拨乱反正,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学习感悟】
【考点预测四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民族精神】
1.
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以关天培、邓世昌、杨靖宇、左权、佟麟阁、张自忠等人为代表的近代的民族英雄
——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外来侵略、勇于牺牲的
爱国主义精神。
3.五四精神(1919五四运动)——主要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
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内的一系列红色精神。
4、
起航——红船精神(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5.
寻路——井冈山精神(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革命道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6.
壮举——长征精神(34——36年红军.长征)——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7.
抗战精神(1931——1945年抗日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8.
抗美援朝精神(1950——1953)——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忠诚精神。
(人物——邱少云、黄继光)
9.
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76)——时代楷模:王进喜、
邓稼先
、
焦裕禄
、
雷锋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10.
“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等。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专题
九: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对外交往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特征(趋势)——由开放走向闭关;以和平交流为主,后期出现反侵略战争。
◆——启示
①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落后
;对外开放促使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
②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国家才能富强;
◆——重大外交活动
西汉——
(一)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二)陆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
开通。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
(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
(2)
必记!—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或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开通.
二、唐朝——
★
1、唐朝的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唐朝的中外交往特点:①交往的国家多,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②兼容并蓄,双向交流。
(一)唐朝与日本的交流史实:
1.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大化改新
2.
鉴真东渡日本
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朝与天竺的交流
——
史实::唐太宗
年间,玄奘西行天竺求取真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口述了《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宋朝——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表现: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国商船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元朝
忽必烈
时期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
丝绸之路
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17年,回国后由他讲述,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五、明朝——
(一)和平交往——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
1、条件:①主要条件——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先进的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的使用;③明成祖的支持;④郑和勇于探索、吃苦耐劳。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历史意义——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戚继光抗倭功绩:①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②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③前往福建、广东剿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五、清朝前期——
(一)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端、消极影响——清朝故步自封,闭关自守,
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清朝初年的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三)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结果——1689年,中俄平等协商,签订了
《尼布楚条约》
中国近代的
外交
(1)特征(趋势)——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屈辱外交
(2)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未实现民族独立;
②综合国力落后,弱国无外交。
(3)重大外交活动(表现)
①《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无条件转让给日本;
③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例外事件:抗战胜利,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近代外交的启示和认识。
答:①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与时倶进,不断改革创新;
④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队的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