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二讲:声与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二讲:声与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0 16:30:37

文档简介

第2讲
声与光
1、知识点梳理
声:
1.如何从声波的波形图上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如图所示,甲、乙、丁经相同时间振动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是丁的振动幅度小,所以丁的响度小;甲和乙的频率和幅度都相同,但波的形状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2.
声音的三要素
3.
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4.
声音的传播
5.
噪音的防控
光:
1.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方法:
(1)接收情况不同:用光屏承接像,若能成像在光屏上,则为实像;若不能,则为虚像.
(2)成像原理不同: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是实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
(3)成像性质不同:对于单个光学元件成的像来说,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2.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项目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不同点
反射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凹凸不平
光线
 平行光入射,所有反射光线仍旧   ?
平行光入射,反射光线  ????????? ?
视觉感受
 某个方向十分    ,其余方向很暗?
 各个角度都有光反射,但不刺眼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 ?????????  ?
3.三种面镜的比较
项目
平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反射面
平面
    面?
    面?
示意图
对平行光的反射特点
 ①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②光路可逆; ③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①有   作用;? ②F是  焦点;? ③光路可逆; 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①有   作用;? ②F是  焦点;? ③光路可逆; 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成像
  ???????????   像?
   ????????  像?
应用
 ?????????????????  ?
?????????????????????? ?
 ?????? ??????????
 ?
4.平面镜成像规律
(1)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等大)?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垂直)?
(3)像和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 .(等距)?
(4)平面镜成的像是 正立、等大 的 虚 像.?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5.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上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 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可逆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6.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作图归纳总结
2、课堂例题
例1: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 )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例2: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D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练习:手机通信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例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练习: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C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例4: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应用,理解正确的是
( C )
A.海市蜃楼是由于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时发生反射所成的虚像
B.前一次太阳黑子活动极大期到相邻的太阳黑子活动极小期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的
D.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例5:小金用如图WK4-19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图WK4-19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粗糙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2)在纸板A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纸板B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将沿 OE (选填“OH”“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
纸板B没在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上
.?
例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习题: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
到图W5-4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关于本实验中成像性质,举一个生活应用中的例子:
照相机
.?
习题: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
到图W5-4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3)从图中可知此时物距为 40.0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B (选填字母序号).?
A.f<15
cm
B.15
cmcm
C.f>30
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能成像?
仍然能成像
.?
3、随堂练习
1.如图W3-2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C.汽车门窗紧闭,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2.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4.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引起夹层内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的振动.简述这种隔音墙能起到隔音效果的原因:
颗粒形塑料球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阻力做功,颗粒形塑料球机械能减少,转化为隔音墙的内能,使颗粒形塑料球的振动减弱,进而起到隔音效果
。隔音墙是在 传播途径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
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7.如图为图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C )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4、课后巩固
1.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B )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乙的音调最高
D.无论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2.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音调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
11.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价.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价:?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价: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
3.如图所示,小金利用下述器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一个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
(1)若观察到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
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 .?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
将蜡烛B换成光屏并前后移动,若 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像 ,可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
当蜡烛燃烧完后,小金换了一支比平面镜高的蜡烛,此时,平面镜能否成完整的像?请判断并举例说明.
能;用家里的镜子可以观察到对面的整幢楼房
4.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 漫反射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WK4-15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度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5.如图WK4-16所示,S为竖直放置在玻璃砖前的一发光点,由S发出的光经平直玻璃面AB反射后通过M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该入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图4-11中的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C )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第2讲
声与光
1、知识点梳理
声:
1.如何从声波的波形图上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如图所示,甲、乙、丁经相同时间振动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是丁的振动幅度小,所以丁的响度小;甲和乙的频率和幅度都相同,但波的形状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2.
声音的三要素
3.
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4.
声音的传播
5.
噪音的防控
光:
1.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方法:
(1)接收情况不同:用光屏承接像,若能成像在光屏上,则为实像;若不能,则为虚像.
(2)成像原理不同: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是实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
(3)成像性质不同:对于单个光学元件成的像来说,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2.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项目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不同点
反射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凹凸不平
光线
 平行光入射,所有反射光线仍旧   ?
平行光入射,反射光线  ????????? ?
视觉感受
 某个方向十分    ,其余方向很暗?
 各个角度都有光反射,但不刺眼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 ?????????  ?
3.三种面镜的比较
项目
平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反射面
平面
    面?
    面?
示意图
对平行光的反射特点
 ①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②光路可逆; ③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①有   作用;? ②F是  焦点;? ③光路可逆; 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①有   作用;? ②F是  焦点;? ③光路可逆; 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成像
  ???????????   像?
   ????????  像?
应用
 ?????????????????  ?
?????????????????????? ?
 ?????? ??????????
 ?
4.平面镜成像规律
(1)像和物的大小 
 .
?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
?
(3)像和物到镜的距离 
 .
?
(4)平面镜成的像是 
 的 
 像.?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5.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6.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作图归纳总结
2、课堂例题
例1: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例2: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练习:手机通信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例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练习: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例4: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应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海市蜃楼是由于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时发生反射所成的虚像
B.前一次太阳黑子活动极大期到相邻的太阳黑子活动极小期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的
D.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例5:小金用如图WK4-19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图WK4-19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2)在纸板A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纸板B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将沿 
 (选填“OH”“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
例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习题: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
到图W5-4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成像性质,举一个生活应用中的例子:
.?
习题: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
到图W5-4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3)从图中可知此时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序号).?
A.f<15
cm
B.15
cmcm
C.f>30
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能成像?
.?
3、随堂练习
1.如图W3-2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C.汽车门窗紧闭,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2.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4.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引起夹层内轻小的颗粒形塑料球的振动.简述这种隔音墙能起到隔音效果的原因:
隔音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
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7.如图为图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4、课后巩固
1.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乙的音调最高
D.无论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2.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
11.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价.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价:?
(选填“正确”或“错误”).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价: 
 (选填“正确”或“错误”).?
3.如图所示,小金利用下述器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一个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
(1)若观察到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
可能的原因是 
 .?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
将蜡烛B换成光屏并前后移动,若 
 ,可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
当蜡烛燃烧完后,小金换了一支比平面镜高的蜡烛,此时,平面镜能否成完整的像?请判断并举例说明.
4.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WK4-15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5.如图WK4-16所示,S为竖直放置在玻璃砖前的一发光点,由S发出的光经平直玻璃面AB反射后通过M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该入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图4-11中的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