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杠杆与滑轮
一、知识点梳理
1.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五个要素:
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滑轮
(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1/2
G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n分之一,即F=
1/n
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
n
倍。
3.补充:斜面的相关知识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3.总功:
有用功
与
额外功
的总和。符号公式:
W总=W有用+W额外
。
4.机械效率:
有用功
跟
总功
的比值。
符号公式:η=W有用/W总=Gh/FL×100﹪
W有用<W总
η<1。
5.补充: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其他表达式、斜面机械效率的各种表达式,记忆以及理解。(课堂推导)
二、课堂例题
例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在杠杆的A点始终作用坚直向上的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至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力F的大小将(
)
A逐步变大
B逐步变小
C始终不变
D无法确定
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G不变,G的力臂不变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
C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
例2:如图所示,将长为1.2米的轻质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左右两端点分别为A、B,它们距台面边缘处的距离均为0.3米。在A端挂一个重为30牛的物
体,在B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
(1)若G=30牛,台面受到木棒的压力为多少牛。
(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挂的物体至少要大于多少牛。
(3)若B端挂物体后,木棒仍在水平台面上静止,求G的取值范围
习题:如图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D端,动滑轮的质量m0=2kg.物体E的质量为12kg.物体H的密度ρ=1.7×103kg/m3,AD=0.8m,CD=0.2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杠杆的A端受到绳拉力为多大?
(2)当AD杆水平平衡时,杠杆D端受到绳子拉力的最大值多大?
(3)要使AD杆水平平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互的体积应满足什么条件?
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用功的功率为fv
B.拉力的功率为3Fv
C.装置的机械效率为G/3F×100%
D.额外功为(3F-f)s
练习:如图所示,用38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
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10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和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9N
B.泪轮移动的速度是0.15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5.7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做的功为4.8J
三、随堂练习
杠杆类型判断
1.如左下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对橘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
B.手在A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
C.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
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作用在B点比A点费力
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杠杆平衡条件
3.(多选)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分别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0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则(
)
A.扁担左端向下倾斜
B.扁担右端向下倾斜
C.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Δl/(l2-Δl)
D.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Δl/(l1-l2)
水平滑轮组问题
4.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重,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则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绳端拉力F分别(
)
A12N,6N
B18V,6N
C18N,16N
D12N,18V
5.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拉力F=5N,泪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功率是1W
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8m
C.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5N
竖直滑轮组问题
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9.9%
斜面问题
7.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0=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
(1)求拉力F做的功。
(2)物体的质量为0.6kg,求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3)求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
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杠杆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2.一根粗细均匀杠杆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不等的两铁块,如图此时杠杆静止,若将两铁块同时浸没水中,则(
)
A.仍然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F1B.F1>F2>F3>F4
C.F1=F2=F3D.F1=F2=F3>F4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已知重量为60W的物体在3s内上升1m,所用的拉力是24W(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1个百分点);
(4)若提升的重物为78N,作用在绳上的拉力是多少?
简单机械和浮力综合题
5.小雨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井中提水(不计绳重及摩擦)。已知小雨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为0.2m2、容积为0.1m3(不计桶的厚度,g=10N/kg)。
(1)小雨的重力是多少?
(2)将空桶匀速下放的过程中(桶底未接触水面),小雨对地面的压强为1.15×104Pa,则桶和动滑轮总重是多少?
(3)假设水桶向上提起水的重力为680N,则将水桶拉离水面后,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第十讲:杠杆与滑轮
一、知识点梳理
1.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五个要素:
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滑轮
(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1/2
G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n分之一,即F=
1/n
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
n
倍。
3.补充:斜面的相关知识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3.总功:
有用功
与
额外功
的总和。符号公式:
W总=W有用+W额外
。
4.机械效率:
有用功
跟
总功
的比值。
符号公式:η=W有用/W总=Gh/FL×100﹪
W有用<W总
η<1。
5.补充: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其他表达式、斜面机械效率的各种表达式,记忆以及理解。(课堂推导)
二、课堂例题
例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在杠杆的A点始终作用坚直向上的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至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力F的大小将(
C
)
A逐步变大
B逐步变小
C始终不变
D无法确定
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力G不变,G的力臂不变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
C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D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
例2:如图所示,将长为1.2米的轻质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左右两端点分别为A、B,它们距台面边缘处的距离均为0.3米。在A端挂一个重为30牛的物
体,在B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
(1)若G=30牛,台面受到木棒的压力为多少牛。
(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挂的物体至少要大于多少牛。
(3)若B端挂物体后,木棒仍在水平台面上静止,求G的取值范围
(1)60N;(2)90N;(3)10~90N。
习题:如图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D端,动滑轮的质量m0=2kg.物体E的质量为12kg.物体H的密度ρ=1.7×103kg/m3,AD=0.8m,CD=0.2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杠杆的A端受到绳拉力为多大?
(2)当AD杆水平平衡时,杠杆D端受到绳子拉力的最大值多大?
(3)要使AD杆水平平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互的体积应满足什么条件?
(I)70N;
(2)210N;
(3)0.01m3≤V≤0.03m3。
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有用功的功率为fv
B.拉力的功率为3Fv
C.装置的机械效率为G/3F×100%
D.额外功为(3F-f)s
练习:如图所示,用38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
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10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和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9N
B.泪轮移动的速度是0.15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5.7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做的功为4.8J
三、随堂练习
杠杆类型判断
1.如左下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动力对橘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
B.手在A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
C.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
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作用在B点比A点费力
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C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杠杆平衡条件
3.(多选)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分别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0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则(
AC
)
A.扁担左端向下倾斜
B.扁担右端向下倾斜
C.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Δl/(l2-Δl)
D.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Δl/(l1-l2)
水平滑轮组问题
4.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重,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则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绳端拉力F分别(
A
)
A12N,6N
B18V,6N
C18N,16N
D12N,18V
5.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拉力F=5N,泪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拉力F的功率是1W
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8m
C.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5N
竖直滑轮组问题
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C
)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9.9%
斜面问题
7.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0=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
(1)求拉力F做的功。
(2)物体的质量为0.6kg,求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3)求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1)求拉力F做的功是8
J;
(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3)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N。
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
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B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杠杆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2.一根粗细均匀杠杆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不等的两铁块,如图此时杠杆静止,若将两铁块同时浸没水中,则(
C
)
A.仍然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
)
A.F1B.F1>F2>F3>F4
C.F1=F2=F3D.F1=F2=F3>F4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已知重量为60W的物体在3s内上升1m,所用的拉力是24W(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1个百分点);
(4)若提升的重物为78N,作用在绳上的拉力是多少?
答案:(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60J;
(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4W;
(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4)作用在绳上的拉力是30N。
简单机械和浮力综合题
5.小雨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井中提水(不计绳重及摩擦)。已知小雨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为0.2m2、容积为0.1m3(不计桶的厚度,g=10N/kg)。
(1)小雨的重力是多少?
(2)将空桶匀速下放的过程中(桶底未接触水面),小雨对地面的压强为1.15×104Pa,则桶和动滑轮总重是多少?
(3)假设水桶向上提起水的重力为680N,则将水桶拉离水面后,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小雨的重力是500N;
(2)桶和动滑轮总重是120N;
(3)将水桶拉离水面后,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