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十四讲:生态系统(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十四讲:生态系统(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0 16:33:08

文档简介

第十四讲:生态系统
知识点梳理
1.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明确种群和群落的辨析。
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组成
 阳光、空气、水分、无机盐等?
 主要是绿色植物  ?
 营捕食、寄生和共生的各种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 无机物?
但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图所示.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2)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法: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数到最后一个消费者为止算一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组成的几种表达:
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生态系统由食物网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课堂例题
例1: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2)该模型中共有 6 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
数量将 增加 .?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
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
练习: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1)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 消费者 .?
(2)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能力 ,写出治理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绿藻→食藻虫→鲢鱼
.?
例2:1.下列选项最符合图意的是
( D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练习: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群落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练习: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如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例3:如图,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有 3 条食物链.?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D .?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3)图3-19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请在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
(分解者)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
练习: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3-20回答问题:
(1)据图甲,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小麦→鼠→蛇→猫头鹰(小麦→鼠→猫头鹰)
.?
(2)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图乙中可表示化学能从蛇流入微生物的是  ⑧ (填数字序号).?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⑥ (填数字序号).?
随堂练习
1.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种群①的种群密度大于种群②的种群密度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C.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群落
D.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生物一定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D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后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3-12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D )
4.2018年2月13日,山东省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吹起了号角.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而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图甲的“五环产业链无废弃物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图乙为该模式下的某生态基地部分简图,请据图3-11分析回答:
(1)该生态基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大豆和玉米 .?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大豆(或玉米)→鸡→人
.
(3)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光能(或太阳能)
.?
(4)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 有机物 ,可以作为培养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秸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作为 分解者 参与了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的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5.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 太阳能 .?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 生物群落 ,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植物的光合作用弱 .?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 弱 .?
6.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六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①C捕食F、E、A;②B、A、E捕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请回答:
(1)如图K3-9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
图K3-9
(2)此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G (填字母),它可以把    太阳能
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A、B、E ,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4)如果A突然减少,短期内B数量将会 增加 .?
课后巩固
1.如图K3-3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
图K3-3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2.
图(一)为南充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K3-4回答下列问题:
图K3-4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2 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草 .?
(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3.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
(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生产者 ,丙中的 B (填字母)代表蛇.?
(2)图中C和B之间存在 捕食和竞争 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 减少 ,后趋于稳定.?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 弱 .?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图K3-10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3-10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和环境相适应 .?
(2)图中有 4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或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增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生物及环境因素/kg
池塘水
水生植物

小鱼
大鱼
有毒的物质含量/mg
0.02
0.57
1.98
10.3
26.8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用肺呼吸(或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体外受精,其他合理即可) (回答一点即可).?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第十四讲:生态系统
1、知识点梳理
1.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明确种群和群落的辨析。
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组成
 阳光、空气、
等?
 主要是
  ?
 营捕食、寄生和共生的各种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无机物→?
 ;光能→
;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 
?
但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图所示.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2)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法: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数到最后一个消费者为止算一条.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
生态系统组成的几种表达:
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生态系统由食物网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2、课堂例题
例1: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
(2)该模型中共有 
 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
数量将 
 .?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
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
练习: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底要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1)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 
 .?
(2)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写出治理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例2:1.下列选项最符合图意的是
(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练习: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群落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练习: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如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例3:如图,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有 
 条食物链.?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3)图3-19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请在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
练习: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3-20回答问题:
(1)据图甲,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2)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图乙中可表示化学能从蛇流入微生物的是  
 (填数字序号).?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填数字序号).?
3、随堂练习
1.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①的种群密度大于种群②的种群密度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C.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群落
D.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生物一定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后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3-12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
4.2018年2月13日,山东省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吹起了号角.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而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图甲的“五环产业链无废弃物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图乙为该模式下的某生态基地部分简图,请据图3-11分析回答:
(1)该生态基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 
 ,可以作为培养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秸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作为 
 参与了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 
 流动的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5.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 
 .?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 
 ,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 
 .?
6.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六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①C捕食F、E、A;②B、A、E捕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请回答:
(1)如图K3-9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
图K3-9
(2)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填字母),它可以把    
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4)如果A突然减少,短期内B数量将会 
 .?
4、课后巩固
1.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2.
图(一)为南充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K3-4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草 .?
(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能力是有限的.?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3.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
(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丙中的  (填字母)代表蛇.?
(2)图中C和B之间存在 
 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 
 ,后趋于稳定.?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 
 .?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生物及环境因素/kg
池塘水
水生植物

小鱼
大鱼
有毒的物质含量/mg
0.02
0.57
1.98
10.3
26.8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点即可).?
入则学会,出则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