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卷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已经清晰可见,比如智能交通包含电子警察、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类平台、智能公交等,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普及应用。完成1、2题。
1.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2.利用测速雷达获取车辆高速公路超速行驶的证据,
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VR
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平均海拔约为3600米。读该草原景观图,完成3、4题。
3.形成图示“S”形河流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4.到红原大草原旅游时应该
A.快速奔跑,体验驰骋乐趣
B.佩戴墨镜,涂抹防晒霜等
C.少带衣服,减轻行礼重量
D.逛沼泽地,探索其中奥秘
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中南部海拔2240米的高原谷地,人口2200万,约占墨西哥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读墨西哥等高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墨西哥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平坦开阔 B.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峡湾地貌广布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6.墨西哥城的城市化特征是
A. 滞后城市化 B. 城市郊区化
C. 虚假城市化 D. 逆城市化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部分洋流及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支洋流,性质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盛行风,其形成与气压带移动直接相关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韩国2011-2020年①总人口、②出生人口和③死亡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9、10题。
9.关于该国2011-2020年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一直在上升 B.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
C.2015年开始出生人口下降速度变快 D.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
10.该国2017年以来死亡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医疗卫生设备的短缺
C.总人口不断上升 D.流行疫情的全面爆发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贵州省毕节市采取“互联网+农业”的方式,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下图为其生产、销售模式图。完成 11、12 题。
第 11、12 题图
11.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该市“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A.市场信息准确 B.产品保鲜度高
C.运输距离缩短 D.贸易环节较多
12.利用“互联网+农业”进行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
A.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B.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C.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D.提高农产品育种技术
与传统汽车不同,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整车40%左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右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锂电池产业是其核心之一。对锂电池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
A.技术密集度
B.交通便利度
C.市场认可度
D.资源丰富度
14.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适宜集聚布局的是
A.上游各类原材料生产部门 B.电芯生产与电池模组部门
C.各零部件与整车组装部门 D.整车组装与售后服务部门
下图为我国 2020 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预测图。完成 15、16 。
15.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到 2020 年
A.西北地区以太阳能发电为主,调出最多 B.南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电能调入少
C.华东和华北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 D.华中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能调出多
16.电力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了硫氧化物等的排放,环境污染加剧 B.促进能源开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而且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一年中,图示区域森林火灾最易发的时间段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8.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过火山地水土流失程度
A.夏季比冬季严重 B.内陆比沿海严重?
C.南部比北部严重 D.西坡比东坡严重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图。完成 19、20 题。
1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 B.温带气旋致冬春季降水多
C.下游降水比上游地区多 D.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
2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于甲地
A.雨季防洪 B.开发水能 C.发展渔业 D.发展旅游
下图为我国 45°N 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为不同植被类型区。完成 21、22 题。
第 21、22 题图
21.甲地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温 带 荒 漠 B.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C. 温 带 草 原 D.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22.甲—乙—丙植被类型的更替体现
A. 纬 度 地 带 分 异 规 律 B. 干 湿 度 地 带 分 异 规 律
C. 垂 直 分 异 规 律 D. 地 方 性 分 异 规 律
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该镇位于
A.海南省???? B.广东省?????C.浙江省???? D.山东省
24.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A.寒潮? ? ? ? B.台风? C.泥石流???? D.冰雹
25.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
①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虽线穿过的地方 ④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⑤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⑥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17年8月我国向阳红1号科考船从青岛出发,历时263天,完成了资源、环境、气候等多学科交叉的环球海洋科学考察。下图为科考船航行路线图。
材料二:科考队员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初步选划出了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刷新了世界深海稀土资源勘察的新纪录。
(1)甲处海底的板块边界类型是??????边界,乙处东侧板块边界附近的宏观地形为??????。(2分)
(2)马六甲海峡地区受到由??????因素形成的????????气压带的控制,风力较小。但科考船为缩短航程,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向南航行进入了印度洋。(2分)
(3)科考船在丙处航行时,顺风??????水(填“顺”或“逆”),在丁处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稀土属于??????资源。全球稀土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说明自然资源具有??????性特点。(3分)
(4)甲海域附近东南亚地区的耕作土壤是??????土,说出该地区热量_______、土地租金_______,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主要特点。(5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图1?为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湖区生物资源丰富,有芦苇等147种水生植物,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南四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_______地区,四大经济区中的_______地区,湖区水量季节变化较?????(填“大”或“小”)。(3分)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跨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长江水经南四湖引入山东后,山东省的人口容量将??????(填“增大”或“减小”),经济规模将??????(填“增大”或“减小”)(3分)
(3)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面积减少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其人为原因主要有发展台田鱼塘、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4)说出沿湖地区发展造纸业的区位优势。(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B C B B C B D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A C A B C A C D B A
题 号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B C B A
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25分。)
26. (12分)
(1)消亡(1分)????海岭(大洋中脊)(1分)
(2)热力??(1分)??赤道低(1分)
(3)顺?(1分)???矿产(1分)????地域(1分)
(4)水稻(1分)充足(或丰富)(1分)?低?(1分)??专业化生产;商品率高。(2分)
27.(13分)
(1)北方(1分)?东部(1分)???大(1分)
(2)黄河(1分)????增大(1分) 增大(1分)
(3)沼泽(或湿地)(1分)????开垦为耕地?(1分)???建设用地占用(1分)
(4)盛产芦苇,原料丰富;(1分)水源充足;(1分)煤炭丰富,能源充足;距市场近;水运便利。(任答1点,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