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10: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77240-4305301462405-339090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2021 年 5 月 11 日
一、选择题(1-40 题每题 1 分,41-5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2020 年的新冠肺炎、2003 年的SARS 和2012 年的中东MERS 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 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 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冠状病毒
C.冠状病毒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D.冠状病毒是由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变异来的,传染性强,可以感染多种植物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A.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①一个池塘 ②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③鲫鱼的表皮细胞 ④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⑤某池塘中所有的鲫鱼 ⑥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④③②⑤⑦① B.③②⑤⑦① C.③②⑤⑥⑦① D.③②⑤⑥①
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 B.需要科学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C.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D.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5.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绿藻和蓝藻这两组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没有核膜但是具有核仁
B.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成分相同
C.绿藻和蓝藻都能产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绿藻和蓝藻都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6.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病疫曾在欧洲蔓延,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 大肠杆菌(EHEC)“污染”。下列对这种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原体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细胞壁 B.EHEC 细胞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8 种 C.在 EHEC 细胞的线粒体中可发生有氧呼吸 D.实验室中培养 EHEC 必须用活的动植物细胞
7.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更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 中甲方向移动
8.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这种说法可通过下面的哪一 实例得到证实
A.植物缺镁时叶片变黄 B.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容易发生抽搐 D.缺磷时会影响ATP 的合成
9.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含有镁和氮
B.ATP、胰岛素、DNA 的组成元素中都有 C、H、O、N、P
C.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6 种小分子
D.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10.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脱氧核糖 C.氨基酸、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磷脂、生长激素、胰岛素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含有较多自由水,可作为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B.细胞内的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得到增强 C.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代谢速率
D.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12.如图为糖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糖原和纤维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动物中的糖原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换,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13.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属于脂质
14.酒类生产发酵中需用麦芽浆,将萌发且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 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
1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 C. 蛋白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16.下图中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甲中的 m 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 m 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 a 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 a 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49618525781017.分析HIV 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过程在 HIV 的核糖体上完成
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 A、G、T、C 四种碱基
C.a 与 a 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 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乙中
18.下图表示“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NaCl 溶液
B.②表示水解,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
C.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19.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载体
C
位于类囊体薄膜,催化 ATP 合成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抗原
20.细胞内及细胞膜上有功能各异的蛋白质,下列属于膜蛋白的是
A.能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蛋白质 B.能调节血糖降低或升高的蛋白质 C.能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蛋白质 D.能与性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蛋白
21.甲、乙、丙是科研人员从哺乳动物早期的细胞中分离出的部分细胞结构,并对其核酸分子进 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细胞结构



DNA 含量%
99.%
30
0
RNA 含量%
0.1
70
100
A.甲是细胞代谢中心和控制遗传的中心 B.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丙结构
C.乙是未成熟红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出甲、乙、丙三种结构
5715004324352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双层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病变物质 或结构的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中自噬体的膜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
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中的水解酶是在自噬溶酶体中合成的
D.溶酶体所参与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
51555656540523.如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
B.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核重要作用的发挥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
24.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等,属于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叶片小而薄。某同学利用黑藻叶 片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
A
观察叶绿体
蒸馏水
B
观察线粒体
健那绿染液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0.3 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
D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222631019875525.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A.细胞膜、高尔基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2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球藻和念珠藻都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B.乳酸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真核生物的膜蛋白的形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
140970022415527.甲图为磷脂分子,该物质在乙图的哪些细胞器中含有
A.abcde B.bcde C.acde D.abcd
4951095-27940下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29.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
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B.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成成分的更新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磷脂分子密切相关
D.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209550041783030.右图表示肝脏细胞吸收某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关系(图中虚线表示该物质在 细胞内的浓度)根据图示信息,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31.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 Ca2+和 Si4+的曲线。 影响 A、B 两点
与 B、C 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32.下列关于物质 X 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 X 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进入细胞 B.若 X 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若 X 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
D.若 X 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
33.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加清水 ②制作装片 ③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④加 0.3g/mL 蔗糖溶液
⑤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
34.植物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甲 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已知 b 侧的细胞壁比 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 30 min 后可能出现
225552087630的形状是
800100-10731502229485-9010653757930-9467855105400-829310A. B. C. D.
427863033464535.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假设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开始时,液面a 和b 平齐。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液面 a 会下降,液面 b 会上升
B. 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液面 a 会上升,液面 b 会 下降
C. 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D.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
36.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消耗 ATP 的是
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37.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 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4998720227330C.细胞液中的 H2O 可以经自由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 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38.如图是某同学用黑藻的叶肉细胞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 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和⑥共同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⑤处为绿色,⑥中充满了外界溶液
C.图中此时⑥处的溶液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溶液浓度 D.图中⑤处为细胞液,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
39.人体细胞中相关代谢场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 CO2 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糖蛋白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和内质网 C.合成 DNA 水解酶的场所在溶酶体 D.核仁是核糖体的合成场所
40.2020 年初,我国出现了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肺炎,政府及早采取了严密的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
控制。这场肺炎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 RNA[用(+)RNA 表示,以 (+)RNA 为模板可复制合成(-)RNA,再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侵入细胞的冠状病毒粒 子不存在 RNA 病毒复制所需的 RNA 聚合酶,下图表示病毒侵入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
228600034290错误的是
A.病毒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病毒粒子内的单链 RNA 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C.图中的酶是逆转录酶 D.(+)RNA 和(-)RNA 的核苷酸序列并不相同
41.科学家从矿区硫化矿酸性坑水中分离出一种嗜酸细菌,该菌在有机物充足时,可利用现成的有
机物生长,在缺乏有机物时,可利用单质硫氧化产生的能量将 CO2 固定成自身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细菌吸收现成有机物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B.在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废水中该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该细菌能将 CO2 转化为有机物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某些光合色素 D.矿区中的化学诱变因子可导致该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 2+

+ 2+
42.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
和Mg
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
和Mg
3796030114935的剩余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
B.甜瓜对 Mg
2+
的吸收量大于对K

的吸收量

C.甜瓜对 K
和Mg
2+
的吸收速率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该实验不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
43.有一条直链多肽链,分子式为 C69H121O21N25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则该多肽
3759200403225645795418465的肽键数为
A.19 B.20 C.23 D.25
435864042926044.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 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 15℃以上,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45.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下图所示,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 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及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e
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
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 f→h→c 途径有关
46.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色素、酶等成分
⑦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47.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①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的液泡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无机盐和糖类
②正在分裂的人肿瘤细胞有较多的线粒体和核糖体
③高倍显微镜下的动物细胞,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④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
⑤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⑥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⑦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和生物膜系统都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⑧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A.2 项 B.3 项 C.4 项 D.5 项
247459562230048.某研究小组用 5 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据图分析可知,5 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
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 5 种材料复原时间都不同 D.5 种材料中,红花檵木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
57150042037049.取某一红色花冠的 2 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 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 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乙是硝酸钾溶液,图 1 乙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主动运输 B.图 2 中曲线 I 和图 1 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第 4 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甲溶液 D.曲线走势不同都是由于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造成的
50.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
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
B.Na
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

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
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共 4 道题,总分 40 分)
51.(7 分)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品种,该植物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的功能是 。结构 A 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 交流,则结构 A 为 。
(2)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 (填中文名称)。
(3)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 迹”: (用“→”和字母表示)。(2 分)
(4)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 F 进行信息交流,则 F 代表 。
(5)与蓝细菌相比,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
52.(8 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品,完成 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材料用品:完全培养液甲,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固定材料,广口瓶若干,长势相似 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2)课题名称: 。(2 分)
(3)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 A、B,并向 A 中加入一定量的完全培养液甲,向 B 中加入 。
②取 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 A 瓶中,另一组放入 B 瓶中。
③将两广口瓶置于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 。
(3)实验结果及结论:
A 瓶中玉米幼苗生长正常;B 瓶中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说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 。
(4)为进一步验证镍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2 分)
53.(12 分)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 。
(2)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能产生CO2 的场所是 。(填序号)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细胞结 构分别是 [ ] 和[ ] 。
(4)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 ] 和[ ] 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是 (2 分)。
6536690230505(6)丙图中??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是 和 ;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 生物膜结构具有 特点。
54.(13 分)如图 1 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葡 萄糖能通过,蔗糖不能通过),装置中溶液 A、a 起始浓度分别用 MA、Ma 表示;图 2 表示一个洋葱
1635125509905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后发生的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 中的 ,由 (填数字)组成。图1 中发生渗透作用 的条件是 、 。
(2)图1 中,如果A、a 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 Ma(填“大于”“等
于” 或“小于”)(2分)。
(3)图 2 中, 如果 B 、 b 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 且起始浓度分别为 MB 、 Mb , 则 达到平衡后 MB 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 分)。
(4)若图1 中A 为清水,a 为葡萄糖溶液,则长颈漏斗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2分)。
(5)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发生图2 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2分)。
(6)将图2 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
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学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40 题每题 1 分,41-5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D
B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D
B
D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B
D
B
D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D
D
C
B
B
B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B
A
D
D
B
B
D
D
A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51.(7分,无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核孔
(2)内质网 (3)B→C→M→G→N
(4)胞间连丝
(5)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2.(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2)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须得无机盐。(2分)
(3)①等量的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 ②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
③相同且适宜 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4)向B瓶中添加镍盐,观察玉米幼苗能否恢复正常生长
53.(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叶绿体 (2)④⑥ ⑥⑦
(3)④核糖体 ⑦细胞质基质
(4)⑨核仁 ⑩核膜
(5)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6)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一定的流动性
54.(13分,每空1分)
(1)原生质层 1、3、5 有半透膜 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2)小于 (3)等于
(4)先上升后下降直至不再变化
(5)细胞壁的伸缩性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 (6)不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