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相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较长时间(一个月左右)的观察,了解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形状,知道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2.能够简单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将典型月相的出现时间与农历日期对应起来。
3.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活动,体会到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较长时间(一个月左右)的观察,了解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形状,知道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2.能够简单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将典型月相的出现时间与农历日期对应起来。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活动,体会到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制作月相观察记录单(可以复印本课参考资料后面所附的“月相观察记录单”发给学生,组织成立班级月相观察兴趣小组。
2.制作各种月相的图片。
3.用于模拟月相变化活动的材料和工具:小球、木棍、手电筒等,每组1套。
(二)学生准备:
1.月相观察记录单(可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或单独设计“月相观察记录单。
2.制作一些月相的图片。
3.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提醒学生在观察月相时,要注意安全,要选择空旷、无高大遮挡物、便于观察的地点,避开杂草、陡坡、水沟等环境恶劣的地方,防止发生意外。
2.提醒学生在使用剪刀等工具制作月相图片时,要注意安全。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对月相的认识。
(1)出示课页图,谈话:
·你曾经看到过的月相是什么样的?
·把自己看到过的月相都画下来,按照自己的记忆判断,将所画的月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
(2)学生画月相,然后进行交流。
(3)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提出问题:
·以前我们是怎样观察、记录月相的?
·排列出来的月相顺序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2.提出持续观察月相的任务及要求。
(1)明确观察任务:
·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的月相,记录观察的日期阳历及对应的农历日期)和时间、月相的形状及在天空中的位置等情况。
·可以独立观察,也可以分组观察。
(2)讲解观察月相的方法。
·在观察月相时,在家的附近,选择一个周围无遮挡物、能够观察到四周天空的、相对高的地方作为观察地点。
持续观察月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因为坚持观察很难,而且因为月相在不同日期时出现的时间和在天空中的位置不一样。一般来讲,在上半月,可以从19:00开始观察;在下半月,可以在6:30以后观察。
3.课后学生开展持续观察并记录月相的活动。
(二)科学实践活动:观察月相的变化。
1.交流观察月相的活动。
(1)谈话:在前一段时间里,我们持续观察了月相并作了观察记录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进行观察月相的活动的?
·在观察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的问题可能有:下雨天观察不到月相,有几天没有坚持观察,观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等等。
2.根据观察记录,开展给月相排序的活动。
(1)交流上半月的月相观察记录。
提出问题:
·上半月你观察并记录了哪几天的月相?
·上半月的月相有什么变化趋势?
②提出给月相排序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观察到的顺序,将上半月月相卡片在黑板上排列出来。(提示:以一位同学的记录为基础粘贴、排序,以其他同学的记录作为对比。
③学生分组给月相排序。
④引导学生探讨在没有记录到月相的日子里,月相会是怎样的。从月相卡片中挑出来,补充到月相的排列图中。
⑤对上半月月相的变化进行小结。
(2)按照同样方法探讨下半月月相的变化。
(3)在学生排序、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全班对月相排列的顺序和规律等形成共识。
·上半月,月相的亮面由小变大,亮面偏右。
·下半月,月相的亮面由大变小,亮面偏左。
·月相每个月变化一次。
3.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月相的变化和时间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能否把典型月相的名称和出现的农历日期对应起来?
(2)引导学生在几个典型月相的卡片下标注月相的名称和出现的大致时间。
(3)引导学生结合对月相的排序,描述典型月相的名称及其出现时间,在此基础上,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4)通过讨论和交流,教师对月相变化的一些规律进行总结。
·月相是变化的,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农历初一)一蛾眉月一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一凸月一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一凸月一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一蛾眉月一新月。
·两次新月(或满月)相隔的时间为农历一个月,也就是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
4.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运转,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多长时间?这与月球的什么运动有关?
(2)学生讨论、交流月相的变化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提出任务:做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引导学生回顾太阳、地球、月球是什么类型的天体,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设计模拟月相变化的活动的方法。
(4)学生分组按照要求进行模拟实验。
(5)活动后,学生交流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规律以及对月相变化原因的认识。
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着地球运转。在模拟活动中,当“月球”以逆时针方向沿着轨道围绕“地球”运转时,看到的“月相”变化与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月相变化顺序一致,由此说明月球是以逆时针方向绕地球运转的,运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从而形成月相周期性的变化。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除位于太阳面90圆,这时的月相叫“上弦”在半球中度,上夜时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三)拓展与应用
1.谈话: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比如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指的就是农历日期。古人是按照什么来编排农历日期的?
2.提出任务:阅读教科书中的“农历和月相”资料,了解农历和月相之间的关系,并画一画传统节日时的月相,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阅读资料,画传统节日时的月相,并交流自己对农历和月相之间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