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0 19: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素养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3.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背景介绍
三、文体介绍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四、资料链接
1、了解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特点:
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④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题解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4、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
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
3、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4、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特殊文言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后
2、毋吾以也
宾前
3、不吾知也
宾前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前
5、摄乎大国之间
介后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介后
7、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后
8、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后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前
10、为国以礼
介后
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用、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做
2、如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2)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⑴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⑵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⑶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读文本,述志向
你知道这四位弟子的志向和理想是什么吗?齐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四弟子各自的志向。
明确:
子路——治理大国——有勇,知方;
冉有——治理小国——足民,但礼乐不行;
公西华——宗庙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舞雩咏归,沐浴吹风唱歌;
描绘了礼乐治国后,天下太平、全名知礼节、追求高雅情趣的美好景象。
二、看话剧,谈性格
从一个人的思维、言语、行为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改编的话剧,通过几位同学的表演,从直观上,感受一下四位弟子各自的人物性格。看看他们是否能从言语、行为上,把握住四位弟子的性格。同时,根据他们表演和对文本的理解,思考:你最喜欢四弟子中的哪一个人或者最不喜欢哪个人?并说明理由。
明确:
子路:直率、性格高调、自负、不懂得谦让、好战、尚勇。
冉有:谦虚,量力而行。
公西华:敏而好学、很有才华;但太过谦虚谨慎、墨守成规。
曾皙:洒脱、淡泊功名、从容不迫
三、知性格,解命运
(一)英国作家毛姆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你知道这四位弟子最后的命运如何么?
明确:
子路——被剁成肉泥;
子路为了救难,冲入城中,攻到孔悝(kuai)被围困的台下,与反叛者的两位猛士交战。结果,子路(已经63岁了)寡不敌众,交战中被戈击断了帽带。子路看情势已无脱身的可能,从容地捡起帽子,说:“君子死,冠不免。”在《史记》中有记载子路的死状:子路在被攻击之时,帽子的簪缨(zān
yīng)断了。他谨守礼法,想整冠之后再战,然而,敌人并没有等他,他眨眼之间被对手剁为肉酱。
虽然他的鲁莽、自负造成了他不幸的结局,但当发生政变的时候,别人都在往外冲,他却为了大义勇往直前,这难道不是一种勇敢直率么?当他面临死亡,从容不迫的一定要结缨之时,不也正凸显了一种儒者君子的风范么?
冉有——谦虚,量力而行。他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他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但是,既然都是治理国家,为什么非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这样的谦虚也使他不能自成一家,只能随孔子周游列国。
公西华——通过孔子口中我们得知,他很有才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但他又太过谦虚谨慎、墨守成规,使他不能施展出本身的才华,后来他周游大国,只做一些祭祀之礼、宾客之礼等活动。他的性格阻碍了他前进的步伐。
曾皙——行为不拘一格而有狂者的气质,其舞雩咏归的志向得到孔子的赞许,也成为后世儒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他的随性洒脱恩泽后世。“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其子曾参(zeng
shen)上继孔子学说,下启孟子之道,成为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最终与孔子、孟子等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这难道与曾皙的随性、洒脱、豁达的气度没有关系么?
(二)我们且看子路不幸的命运,一个63岁的老者被剁成肉泥,孔子的预言一语成谶(chen)。这让我们不禁感叹道:“人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性格的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悲剧还有很多。
《三国演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英勇无敌,但因性格骄傲自负,终于败走麦城而死。
《三国演义》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他是活活被诸葛亮给气死的。
《红楼梦》才貌双全的林黛玉,因其性格多愁善感、忧郁猜疑,最终积郁成疾,呕血而死。
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人物——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他的家财堆积到腐烂发霉,可是贪婪、吝啬的性格促使他每天上街拾破烂,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四、敞心扉,常自省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得先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察看一下自己的气量呢?你以后会如何改变呢?(学生答)
五、课堂小结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就是性格的悲喜剧。每个人的性格,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的爆发,既可以将你推入万丈深渊,也可以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性格——命运之舵,不可不察。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不要让性格成为你生命中的绊脚石。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对话背后的个性和难得的抒情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中所载大抵为道德和政治性质的对话,从美学理论上说,属于实用理性,和文学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分属不同价值范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主题是论政治理想,却是《论语》中最富文学审美感染力的。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只能从文本内在的矛盾出发来探究。
??提出问题的是孔子。这里的孔子,很明显与《季氏将伐颛臾》在风格上判若两人。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对学生冉有的态度是那么严厉,三点其名,直接加以批驳。在逻辑上层层紧逼,揭露其口是心非,指责其自相矛盾,揭露其制造动乱,预言其自取灭亡。用语十分凌厉,语态异常严峻。而在这里,虽然讨论的仍然是政治问题,但是孔子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其话语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风范。第一,主动放低姿态。明明有为师之尊不说,却说只是年长,而且是“一日”,也就是暂时的,此外没有什么优越之处。第二,不要怕人(包括自己)不理解,假定(我)理解你们,你们有什么说法。这样不仅仅是谦虚,而且是缓解他们的情绪,缩短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三,在说话时,在书面语词为主的语句中,用了一些口语的语气虚词(也、哉)结尾,语气显得比较亲切。这些语气虚词的运用,对于传达现场感情,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唐刘知己在《史通·浮词第二十一》中说到人发言时,往往在开头和结尾,需要一些“余音足句”,“为其始末”:
??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始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而史之叙事亦有时类此。
??在这里,孔夫子的话中有了两个“也”,一个“哉”,就构成了随意漫谈的氛围。正是因为这样,才引出了子路的“率尔而对”,这个“率尔”中隐含着,子路与后来孔子点名才发言的冉有、公西华、曾皙不同,他是主动自己先发言的: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还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孔子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还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敢于不待孔子点名就说话,固然因为他的坦率,同时也因为他和孔子的关系比较亲密。故他敢于坦言他的宏大志向。能够治理“千乘”之国。子路强调邦国的实力,以战车的多寡为准,四马为一乘,四千匹马的国家应该有中等以上的规模。有了这样的军事实力,就不怕外邦的大军压境,哪怕是国内遭逢饥荒,都无所谓。只要给他三年的时间,就能治理好,而且使老百姓强悍、懂道理、守规矩(知方)。照理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要实现他经国治世的大志,但是,很不得志,“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可他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篇》)。他把自己的学生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子路和冉有属于“政事”类(《论语·先进篇》),也就是说,孔子肯定子路在政治上是有才干的。子路坦言其大志,应该是得到首肯的,孔子自己也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至少是无可厚非。但是,孔子却是否定的。《论语》用一个字表现了孔子的态度:
??夫子哂之。
??这个“哂”字很精彩。其词汇意义是微笑,是一种表情,是没有声音的,从表层语言上看,隐含着讥讽的微笑,是对子路的口出大言不以为然,对他锋芒毕露的不满。但是不少论者仅仅这样理解,失之肤浅。主要原因是对《论语》乃至我国古代经典文体的特殊规律缺乏钻研。《论语》虽然不是孔子自己亲自执笔,但他的再传弟子在记录他言行的时候,显然是受了他执笔的《春秋》的熏陶。孔子在《春秋》中开创了中国特有的“春秋笔法”,那就是“实录”,客观地直书言行,不加评论,把倾向留在叙述的空白中,这叫“寓褒贬”。这种史笔,不仅仅贯彻在《春秋》等的史书中,而且渗透到其他经典中,这就有了“六经皆史”的说法。
??这就提醒我们,看经典不但要看字面上已经写出来的,而且更要看其没有写出来,留在空白中的。
??空白不在字面上,只能从深层意脉去探索。
??后来曾皙问他为什么要“哂之”,他的回答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仅仅从字面上去解释,就是子路不讲“礼”“让”,只是作风问题。但是直接讲出来的,并不是全部,而是局部。更深刻的原因是在子路的治国观念与孔夫子大相径庭。首先,孔子政治理想是仁政,以道德理性统一思想,以礼乐体制规范行为,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而子路着眼的是,邦国的军事暴力,千乘的战车,对抗外敌,其次是,把老百姓训练得“知勇”,好勇斗狠。显然这个得意门生与孔子的理想政治有很大的差异。孔子哂笑的内涵只有和冉有的回答比较才能比较明确。
??冉有被孔子点名,他的回答是: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从表面看,冉有这时说得相当谦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比之子路“千乘之国”,是相当小的了。没有大国在外的压力,又没有饥荒,还要三年之久,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至于孔夫子重视的礼乐,也就是政治道德规范,人心安定,自己不能胜任,要等待在品德上更高的君子。
??从表面上看,子路和冉有是各说各的。实际上,二者在逻辑上是有联系的。
??冉有也是被孔子列人有政治才能的一类的,此人不但有政治才干,而且有军事智慧。公元前487年,他率鲁师抵抗齐军,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周游14年的孔子。但是,他帮助季氏假借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斥责其“贫冒无厌”,而且还说过“小子可鸣鼓而攻之”的狠话。
??两个人的说法好像互不相干,但是,从深层的意脉来说,是有联系的,冉有所说,恰恰是子路所忽略了的。因为子路太迷信于武力遭到孔子的哂笑,冉有就把姿态放得这样低,根本不提自己会打仗的长处,而是强调自己的礼乐方面,希望得到孔子的肯定。
??对话潜在的意脉是:第一,冉有看到孔子不认可子路的大言不惭,就把自己的理想放低一点;第二,冉有看出孔子不喜欢子路强调军事暴力,就回避了自己的军事能耐;第三,冉有知道孔子重视礼乐,就拣他喜欢的说,还特地说自己在这方面不在行。总体而言,是非常含蓄地迎合孔子的胃口。但是,孔子既没有哂之,也没有许之。孔子接着点名公西华说话,可见孔子对冉有的话,并不太满意。公西华发言: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的话,好像与冉有并无直接的逻辑联系,但是,从深层分析有相当紧密的逻辑。他在几个学生之中,年纪最小,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适卫时五十六岁,公西华才十四岁(《史记·孔子世家》)。小小年纪,资历最浅,没有子路、冉有那样追随孔子多年的本钱,但是,他看出了子路和冉有的弱点,恰恰是孔子非常重视的宗庙会同,说自己可以主持。他有过出使齐国的履历,这一点,孔子也是肯定的,曾经评价他:“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但是,孔子对于他的话,也没有认可的表示。这可能是孔子对他还不太有把握。就在肯定他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的同时,又作了保留:“不知其仁也”。
??所有这一切,从文章的整体意脉来说,都还只是铺垫,是为了引出孔子大力褒扬的曾皙的理想。曾皙回答: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是文章的意脉的高潮,因而写法也就大大不同。首先,在写孔子与前面三位对话时,只有对话,没有描写。最多也就是对子路的发言加了一个“率尔”。与其算是描写不如说是叙述,因为它没有细节。这也是中国古代经史的内在规范——以记言记事为主,一般是没有抒情和描写的。西方一位汉学家对《左传》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客观大加赞赏,他举出周天子送给齐桓公一块肉的场景。《左传》只写了齐桓公四个动作——“下、拜、登、受”,他说《左传》把“无关要紧”的语言排除掉的能耐是令人惊叹的。在整部《左传》中几乎没有什么形容词,而副词就更少了。话说得有点绝对,但是,从一个侧面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论语》这一篇的特点。的确,在此以前的对话,除了“率尔”这个副词以外,可以说没有形容词和副词,但是,到了这里,却突然出现了两个:“鼓瑟希”的“希”,“铿尔,舍瑟而作”的“铿尔”。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的对话中,都只有对话,而没有动作描写。这里却突然有了三个动作细节:“鼓瑟”“舍瑟”“而作”。第一,这说明这个人物比之前面的三个都更重要。第二,虽然如此重要,可是他对前者的发言,并不完全专注。不管他们如何宣示自己,他都不太在意,一味只是专注于自己的音乐。如果把这只是当作曾皙的音乐爱好,那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乐”在孔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中的重要性,是和“礼”并列的,曾皙专注于鼓瑟,实际上是提示他沉浸于礼乐的意境之中。但他又不是对三位的发言充耳不闻,他的发言,很是慎重,文章强调他是站了起来,显示出作者认为前三位讲话究竟是站着还是坐着没有交代的必要。前面冉有和公西华,都没有对在他们前面发言加以评论,而这里却先让他声明和前面三位不同,然后在孔子的鼓励下(“各言其志”)才说了出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个回答使情景出现了转折,本来孔子已经提示了“各言其志”,讲的是志向,经世济民的理想,而曾皙说的却是逍遥自在春游。与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说的那些重大的邦国之事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甚至是文不对题。然而,孔子却对之加以全盘肯定: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显然是重点中的重点,从文字上看,又出现了一个副词“喟然”和一个情绪上肯定性很强的虚词尾“也”,使得此句成为文章意味深长的结论。这可以理解为孔子仁政、礼乐、教化的理想的实现,达到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界。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孔子晚年的一种心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述孔子晚年曾经叹息“吾道穷矣”。二者皆可,各备一说。不管怎么说,都是孔子的精神风貌的一个侧面。但是,这不该是钻研这篇经典的终点。深邃的理解,不能忘记,这样的语言,不但提供了一幅逍遥的图画,而且构成了一首乐曲,特别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把虚词“乎”字放在动词“沐”和“风”之后,而不是像前文中把语气词放在句子的结尾,更强化了一种逍遥的风貌:三五成群,老老少少,沐浴着暮春的水温,迎着扑面的春风,歌唱着,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体验着人际的和谐。这样的情境,带着很强的抒情性,构成一种诗化的情调,这样的诗意,和《季氏将伐颛臾》中锋芒毕露的雄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先秦散文叙述理性以回避抒情为务,连倾向性都要隐蔽的传统中,可以说是空前的审美艺术瑰宝。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治国理念
众所周知,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所谓“为国以礼”。何谓仁?“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礼治”
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我们姑且试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谈谈其“礼治”理念。
面对老师如坐春风的教诲和鼓励,四位学生畅所欲言,都各自阐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治国理念。我们可以将四人的话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子路“勇”:“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冉有“智”:“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艺”:“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反应是“哂之(示以微笑)”,对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是未置一词,更不言可否。唯独对曾皙的回答“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反应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为何孔子会如此反应呢?因为曾皙用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治国蓝图。这幅蓝图就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治国理念“礼治”。
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
何谓”礼治”呢?数千年来,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尊卑严格区别。这些观点似乎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腐尸气息,其实不然。我们仔细研究发现,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惊人的雷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乃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乃是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准则。
有人会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多了一条“法治”吗?孔子的礼治不是与法治悖逆吗?非也。乱世用重典,盛世用礼治,这是孔子的主张。孔子的思想源于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纵观当今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皆是法治与礼治并用——法治治标,礼治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