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第四高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普)
第Ⅰ卷
一.选择题(20×3=60)
1.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SiO2超分子纳米管,其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超分子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C.SiO2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SiO2是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
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酸盐Na2Fe2Si3O10(其中铁为+3价)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
②水泥、玻璃、玛瑙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硅酸盐都难溶于水
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④
3.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卤素单质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无氧酸和含氧酸
B.HX的热稳定性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X-的还原性依次为F->Cl->Br->I-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周期表里,第一主族元素也称为碱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11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VA族
5.①钾比水轻;②钾的熔点较低;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稀硫酸、98.3%的浓硫酸、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 )
A.白、红、白 B.红、黑、白 C.红、红、红 D.白、黑、白
7.已知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 B.R元素是第4周期元素
C.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8 D.R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的最终产物是三氧化硫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aCl2溶液反应,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C.二氧化硅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不能用玻璃瓶盛放烧碱溶液
D. 在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9.下列有关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前者质量增加,后者质量减小
B.常温下,两者均能使铁、铝钝化 C.一定条件下,两者均能与铜反应
D.两者都具有强氧化性,均能氧化SO2
10.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 (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11.下列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氯化钾 B.溴水 C.碘酒 D.氯气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Cl2和SO2同时与潮湿的红布条作用,漂白效果更好
B.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与干燥的红色布条作用,颜色褪去
C.氯水、二氧化硫、活性炭的漂白原理虽然不同,但它们都能使品红褪色。
D.经Cl2和SO2漂白后的物质,日后都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1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 )
14.关于二氧化硫和氯气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
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氯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
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D.两种气体分别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
15.氨气中N元素呈最低价态(-3价),也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工业上常利用反应3Cl2+8NH3===N2+6NH4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有轻微的漏气。下列有关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氯气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1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17.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
喷泉实验
编号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稳定性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SO2
1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内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并打开止水夹f,烧瓶中会形成喷泉,最终液体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
4 mol·L-1NaOH溶液
C
Cl2
饱和食盐水
D
NH3
1 mol·L-1盐酸
19.下列有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具有还原性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二者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D.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但现象不同
20.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某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SO2(可能混有CO2)从a端通入,则:
(1) B中应该装下列 试剂(填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2) 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
(3) 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4)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
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提纯氯气及研究氯气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反应中浓盐酸表现的性质有 。
(2)若要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氯气,A、B瓶所装的试剂分别为 和 .
(3)若D瓶中装有紫色的石蕊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4)若D瓶中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若D瓶中装有硝酸银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E装置中通常盛放的是 溶液,写出E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一种用途 ;
(2)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写出用氢氧化钠吸收B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若A的单质是黑色固体,D为弱酸,则C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4)若A是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与H2O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普)答案:
选择题: 1-5 ADCDD 6-10 BBBDC 11-15 ACBBC 16-20 ADDCD
填空题:21.(1)B (2)检验有无二氧化硫 (3)检验有无二氧化碳
(4)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22. (1)MnO2 + 4 HCl MnCl2 + Cl2↑ + 2 H2O 还原性和酸性
(2)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3)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溶于水得到HCl和HClO,石蕊遇酸变红色,HClO有强氧化性,能漂白石蕊
(4)溶液变成蓝色 Cl2 + 2 I- = 2 Cl- + I2
(5)产生白色沉淀 Cl- + Ag+ = Ag Cl↓
(6)NaOH溶液 Cl2 + 2 OH- = Cl- + ClO- + H2O
23.(1)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2)SO2 + 2 OH- = SO32- + H2O
(3)温室效应
(4)3NO2+H2O = 2HNO3+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