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郑和下西洋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课堂小结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
下西洋
1.目的
2.首次出使的时间、出发地点、到达地点
3.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地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西 洋
西洋: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及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1371~1435):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文莱
郑和起锚地——
江苏太仓刘家港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明成祖朱棣
三宝太监郑和
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
郑和下西洋目的
①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②宣扬国威。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第七次远航前,为祈求平安而铸造并布施于寺庙的钟。钟高83厘米,重77公斤,其上铸“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铭文。
郑和行香碑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泉州吴山伊斯兰圣墓行香,为祈求航海平安而刻立的石碑。
郑和铸造铜钟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油画)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道)。
——郑和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航海旗舰“圣玛利亚”号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达·伽马
达·伽马所乘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比较
人 物 郑 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 较
结 果
地 区 西洋 美洲 印度
航 海 情 况
时 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时间最早
次 数 7次 4次 1次 次数最多
人 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员最多
船 数 大船62艘
合小船计200多艘 17艘 4艘
一说3艘 船只最多
船只大小 大船长151.8米
宽61.6米 船长24.5米
宽6米 120吨
100吨 50吨 海船最大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以及其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但郑和远航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而采取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因而没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反而给明朝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
郑和画像
占城(今越南)
阿拉伯
非洲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华侨对南
洋的开发
1.早在——时南洋就有了华侨,
——后去的人更多
2.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南洋华侨分布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人到南洋(东南亚地区,西洋的一部分)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那里,到明朝后期,在南洋的华侨超过了10万人。
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文昌华侨在家乡修盖的民居住房
海南岛东北部的文昌华侨华人众多,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文昌人素称海外为“番”,这些华侨华人也就成了“番客”。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利玛窦
Matteo Ricci
1552.10.6~1610.5.11
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徐光启
1562.4.24~1633.11.10
明末科学家 农学家政治家
利玛窦与徐光启
明末来北京传教的天主教士利玛窦与官至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交往密切。图左边为利玛窦,他身着明代“上士”服装;右边为徐光启,身着官服,二人手执折扇,正在天主教堂内交谈。利玛窦和徐光启还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
华侨对
南洋的开发
西方传教士
东来
1.传教士东来
2.沟通中西文化的传教士代表
3.传教士东来的作用
课堂小结
1.目的
2.首次出使的时间、出发地点、到达地点
3.最远到达地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早在——时南洋就有了华侨,
——后去的人更多
2.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1.“明朝初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
架起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友好往来的海上桥梁。” 郑和首次远航开始于______年,出发地点是_______,到达
__________后返回。在七下西洋的历程中,他所率领的船队
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派郑和下西洋的皇
帝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张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