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美化人行道
课时:1课时
课型:纸工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一、教材分析:
《美化人行道》是《让城市更漂亮》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人行道图案知识的教学,让儿童理解环境美化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人行道是由一块块的地砖铺成的。各种正多边形的地砖铺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使城市道路更美观、更整齐。本课设计的彩色人行道是由多个方格图案组合而成的,学生先独立设计一块自己喜爱的地砖图案,用彩色纸剪贴而成。在此基础上,小组内把地砖图案连接起来,创造出一条有特色、散发着集体智慧的彩色人行道。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儿童对图案的表现已经不满足于单线的画法,而是渴望教师能引导他们学会更多的表现方法,并能自主地选择,创造出更生动、更有趣的图案。一年级孩子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一定的组合能力,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彩色人行道图案进行图形教学,把课堂回归到生活,学生易接受,兴趣高。
三、教学设计思路:
《美化人行道》是一年级纸工课,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人行道图案知识进行教学。本课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城市建设中人行道的整洁与美观使得城市更美了。引导学生发现彩色人行道的图案大多选用几何形进行拼贴。基本形以简单的半圆形、方形、三角形为主,不宜太繁琐。学生在方格内设计对称图案,依据人行道图案装饰特点,设计的图案简洁,方格内容充实。对称图形采用对折剪,再拼贴图形。剪出形状后,先拼摆尝试,再粘贴,充分感觉相同形状不同方向组合所产生的图形变化。在设计图案、选择材料及表现方法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度。在色彩搭配上,通过欣赏比较,了解人行道图案色彩设计特点,主次搭配得当。彩色纸的色彩搭配注重深与浅的组合,如底色淡,图案可深,或一个图形色深,其他的图形色彩淡些等原则。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落实依据教材要求,在制作中用剪贴的表现方法进行设计。启发学生对图形进行联想,选用几何形组合,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具像图案。譬如:花卉、动物、建筑等,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初步了解地砖图案的排列特点,学会用彩纸对折剪贴出几何形并组合成地砖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游戏、交流等方法、小组合作将彩色地砖拼贴组合成人行道。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作感受图案的对称美并渗透环保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剪、画、拼贴的方法拼贴对称的地砖图案。
难点:图案的创意组合和色彩的搭配。
六、教学过程:
(一)
欣赏与讨论
1.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道路两旁出现的亮丽风景线——彩色人行道(板书:人行道),并找出图案构成规律。
2.讨论:彩色人行道的用途。
教师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明白彩色人行道的出现,使城市更美丽了。
3.揭示课题,板书完整:美化(人行道)。
(二)游戏与感受
1.出示“地砖”图片,请学生分组游戏,拼出一块地面。
2.展示小组成果,欣赏不同的组合效果:
3.欣赏范画,找出图案特点(对称)。
4.教师引导用基本图形组合成各种图形。
5.教师小结:人行道大多是由多个方形地砖组成的,利用地砖上简单的线、形以及色彩,排列出好看有规律的图案。
6.尝试用对折剪,剪出四个基本形。
三.
示范与体验
1.讨论,交流:地砖花纹、图案的设计:
对称的花纹,可以发现多种骨骼线,依据骨骼线安排花纹,简单方便,画面有均衡感。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基本型;
2)将形状拼摆到合适的位置;
3)粘贴固定。
3.提出作业要求:用基本形剪贴对称的地砖图案。
1)图案简洁
2)色彩协调
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已完成的作品依次有序排列成“地砖”,
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方格与方格间的色彩搭配。
2.展示各组的设计成果,互相欣赏作品。
3.评议:能发现有创意的设计,并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
4.拓展:为未来的人行道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