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4章 人与环境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描述人口的发展趋势。
2. 阐明地球容纳量和人口的关系,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
3. 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有效途径。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1.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__________,而人类活动对__________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__________的增加和_____________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加大。
2. 世界人口倍增期是__________,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3. 人口激增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__________、土地、__________等的需求不断加大。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人口
社会生产力
20世纪
淡水
能源
4. ________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__________的平衡状态。
5. ________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目前世界上有__________的地区缺乏淡水。
粮食
比较薄弱
水
淡水资源危机
一半以上
6. 人口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是粮食和水资源的问题,人口激增会加速________________,会使__________遭到空前的破坏,导致__________的加速,最终由于物种的大量灭绝而威胁到__________的生存。
消耗能源物质
生态环境
物种灭绝
人类自身
知识点2 计划生育
7. 面对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____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__________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8. 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人口的增长
出生率
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的数量
提高人口的素质
精巧点拨
1. 人口激增,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
2.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于1982年9月被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生能提高人口素质。
3. 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是“二胎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其实“二胎政策”准确地说应该是“二孩政策”。若第一胎生育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则不可以再生第二胎。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1. 在人类发展史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100年是( )
A. 1601—1700年 B. 1701—1800年
C. 1801—1900年 D. 1901—2000年
D
2. 和人口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A. 人口基数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性别比例 D. 年龄组成
3. 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
A. 资源有限 B. 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 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 A和B
B
D
D
4. 下列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多子多福
B. 儿孙满堂
C. 人多力量大
D. 人口危机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急速增长,以下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增加产量
B. 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大量植被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
D. 汽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拥堵,污染增加
A
知识点2 计划生育
6.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
A. 晚育 B. 少生 C. 计划生育 D. 优生
7. 人类控制人口的最终目的是( )
A. 提高人口素质
B. 使人类有足够的资源
C. 减少资源的消耗,以期长效利用
D.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D
8.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一措施正好和我国计划生育具体要求的哪一条相符合?(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9. 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接近14亿。下列措施不属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是( )
A. 晚婚 B. 晚育 C. 优生 D. 少生
D
C
10.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 )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
C. 提高人口素质 D. 控制人口数量
A
二、非选择题
11. (综合应用)阅读材料,把①~⑥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图框中。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的
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
①要求增产粮食②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③粮食产量下降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⑤恶性循环⑥土壤肥力下降
①
②
④
⑥
③
⑤
12. (综合应用)下图是根据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你认为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资源过度使用,会使__________减少而不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4)人口过度增长,会使__________被大量消耗而逐渐枯竭。
人口急剧增长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粮食
资源
素养提升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
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631亿吨。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
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二是治污为本。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
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如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三是多渠道开源。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为了提高供水能力,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当发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
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
问题:怎么缓解严峻的水形势?
示范答案:一是节水优先;二是治污为本;三是多渠道开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