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 23.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 23.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10: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 举例说出水、阳光、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 举例说出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生态因素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__________,包括人类在内;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
形态
生理
分布
生物因素
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
知识点2 非生物因素
2.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__________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地区,一年中的__________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
3. __________是生命的能量源泉,绿色植物只有通过__________才能在叶绿体中把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同时把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
生长发育
降水总量
太阳光
光合作用
太阳能
化学能
4. 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
温度
降水总量
知识点3 生物因素
5. 种间关系是指__________生物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是最常见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不同种
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
6. 竞争指的是两种生物因利用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并从后者摄取__________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共生是两种生物__________在一起,相互依存的种间关系。
同一有限资源
体内或体表
营养
共居
精巧点拨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和生物影响环境。
2. 影响植被的分布的因素很多:山区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海洋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光照的影响,所以深海和浅海的藻类植物种类不同。同一纬度地区的植被不同,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例如锡林郭勒草原和长白山森林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同。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生态因素
一、选择题
1. 对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  )
A. 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等动物
B.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C. 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A、B、C和草原上的其他野兔
D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土壤
3. 在戴云山山脚下阔叶林较多,半山腰针叶林较多,山顶主要是灌木和草地,造成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 温度 B. 阳光 C. 水分 D. 土壤
B
A
4.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影响花早开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水分 D. 温度
5.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对于一只生活在四川森林里的熊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
A. 森林里所有的植物和其他种类动物
B.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山石等非生物因素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再加上森林里的其他熊猫
D
D
知识点2 非生物因素
6. 土壤因浇水过多而缺氧,蚯蚓会爬到地面上。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光照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C
7. “蛙的冬眠”“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菊花在秋天开花”等,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
A. 阳光、水、温度 B. 温度、水、阳光
C. 温度、温度、水 D. 阳光、水、阳光
8.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该谚语描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水 B. 光 C. 温度 D. 土壤
B
A
9. 中国农谚中有“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的说法。这句农谚反映出影响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土壤
10. 在水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空气②水分③杂草④青蛙⑤田鼠⑥温度⑦土壤⑧稻螟
A. ①②④⑤ B. ②⑤⑦⑧
C. ①②⑥⑦ D. ③④⑥⑦
B
C
知识点3 生物因素
11. 在一片麦田中,下列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
A. 阳光 B. 田鼠 C. 土壤 D. 水
B
12.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一山不容二虎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 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我演你猜的游戏,其中表演的“恩将仇报”能体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  )
A. 捕食 B. 竞争 C. 合作 D. 寄生
D
D
14. 下图中能说明a、b两种生物为捕食关系的是(  )
A
15. 下列实例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一起共同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B.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
C. 食性相同的不同种动物相互争夺食物
D. 大肠杆菌在人体大肠内吸收养料并产生维生素供人体使用
C
二、非选择题
16. (读图理解)下图甲、乙分别是沙漠狐和极地狐。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__狐,图乙是__________狐。
(2)它们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极地狐和沙漠狐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
极地
沙漠
极地狐耳朵小,散热少;沙漠狐耳朵
大,可以更好地散热
温度
17. (资料分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有一个叫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蔓延开来并占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1)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__环境。
(2)材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__________因素。
(3)1787年,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光照 B. 水分 C. 昆虫 D. 空气
适应
影响
生物
B
素养提升
仙 人 掌
仙人掌是石竹目仙人掌科的植物总称,别名为仙巴掌、仙人扇、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等,常生长于沙漠等干旱环境中,为多肉植物的一类。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有将近2 000种。
由于对沙漠缺水气候的适应,仙人掌的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分蒸发,亦能作为阻止动物吞食的武器。其茎
演化为肥厚含水的形状,具有刺座,刺座具代谢活性而且可长出针状叶,并可生出另一器官如茎或果实。
仙人掌的根与茎不同,是非肉质的,根群分布浅(15~30 cm),即使是树状仙人掌,其根群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 cm以内,而某些生长于恶地的仙人掌反常地具有肥厚的储藏根。仙人掌根系的覆盖面积范围非常大,在下大雨时能吸收更多的雨水。当土壤干燥时,细侧根通常死亡,而较大的根转为被软木栓层(皮层)覆盖。主根皮层下的根原始体在土壤回湿后迅
速生长,在数天之内即增加水及矿物质吸收能力。扁平的仙人掌在其叶状茎上的网孔接触到地面后容易长根而繁殖。 仙人掌为了适应干燥的环境,营养方式和凤梨、落地生根及长寿花一样,为景天酸代谢作用的碳固定方式。
在美国及澳洲等地方,仙人掌生长速度非常快速,表皮坚硬,无坚不摧的仙人掌往往会破坏牧场的围栏,在一两年内就遍布极其广泛的地带,同时抢夺其他可供放牧的植物的营养。
问题:为什么仙人掌能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呢?
示范答案:仙人掌的叶能减少水分蒸发,根能增加水及矿物质吸收能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