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17: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 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4. 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__________、能量之间和生物与__________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物质
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 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克服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维持____________
_______的状态。
自我调节
系统内部的
变化
外来干扰因素
相对稳定和
平衡
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有限度的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精巧点拨
1.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
2.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选择题
C
1.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
2. 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 减少寄生生物的数量 B. 减少消费者的数量
C. 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 D.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3. 人造纯种林往往比天然混交林更易遭受害虫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造纯种林营养结构复杂 B. 人造纯种林营养结构简单
C. 人造纯种林适应环境能力强 D. 天然混交林营养结构简单
C
B
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哪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  )
A. 蛇与鹰 B. 兔与狐
C. 草与鼠 D. 兔与鼠
C
5. 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二者相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 甲地大于乙地 B. 乙地大于甲地
C. 两地相同 D. 不能判断
A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
6. 若在一个由草原、野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能反映出野兔的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C
7.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在某段时间内,若甲的数量下降,则会引起(  )
A. 乙、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 乙、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丙、丁的数量下降,乙的数量增加
D. 乙、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8.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下列实例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 排入生活污水的池塘依然清澈
B. 过度开垦和放牧使草原沙漠化
C. 生活在太平洋的大马哈鱼洄游到河中产卵
D. 山区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A
9.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B
D
10. 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该图无法说明的是(  )
A. 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
B.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D. 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不断地积累
二、非选择题
11. (读图理解)下图中,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分解者
4
物质和能量
b
(3)图丙中,A表示共生关系,B表示__________关系,C表示__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又可以体现C?__________。
(4)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由于过度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食
竞争
蛇与鹰
增加生物种类
生物影响环境
12. (核心素养·社会素质)
(综合应用)自然条件下,生
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
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成
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图是某生
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
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___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__________,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
(3)此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差,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
自我调节
有一定限度
生物的数量较少,结构较简单,自我调
节能力弱
(4)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可能导致出现荒漠化。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请谈谈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生物种类
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出行等
素养提升
热 带 雨 林
热带雨林是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地球上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体现的。
一般来说成分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反之,结构与成分单一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相对较弱。热带雨林有着最为多样的成分和生态途径,因而也是最为稳定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外力的影响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热带雨林这种过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高。因为其复杂的结构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重建,破坏后的热带雨林要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问题:为什么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示范答案:热带雨林有着最为多样的成分和生态系统,因而也是最为稳定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