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24.2 关注农村环境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24.2 关注农村环境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1 17: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
第24章 人与环境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列举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2. 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3. 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活动。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
1. ______________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方就形成了__________,即农村。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农田生态系统
农业村落
农村地区
农村生态环境
知识点2 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环境
3. _______________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太阳能的__________,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_________,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地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率
转化率
精巧点拨
1.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系统就其生产力来说应当比自然生态系统更高,生态农业可以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3. 农业用水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农药和化肥污染,均严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的安全。所以,农业环境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
一、选择题
1. 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①稻田放养蜘蛛②喷洒剧毒农药治虫③多施农家肥料④捕杀毒蛇⑤大面积单一种植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C
2. 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农民会施用一些化肥。但过度地增加化肥用量不会(  )
A. 增加农产品成本 B. 污染环境
C.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D. 增强肥效
D
3. (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 PM2.5 检测,改善大气环境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D.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
4. 近年来,云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环境质量趋势向好,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为了保护好云南的蓝天碧水和青山净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
C. 大量使用含汞或镉的电池
D. 为了防治虫害,多喷洒农药
A
5. 日本水俣湾鱼体内甲基汞(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含量高达50 ppm,比周围水内含量高3 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
A. 通过饮水 B. 通过食物链积累
C. 通过皮肤吸收 D. 通过鳃气体交换
B
知识点2 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环境
6. 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应符合的原则是(  )
A. 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 使产出和输入达到平衡
C. 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 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
A
7. 农业上立体高效的种植模式,目的是提高(  )
A. 肥料的利用率 B. 光能利用率
C. 土地肥力 D. 呼吸作用
8.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生态农业(  )
A. 浪费自然资源
B. 没有传统农业有优势
C. 危害生态环境
D. 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B
D
9. 将养殖业与种植农作物相结合的生态模式是(  )
A. 畜—禽—渔—作物 B. 畜—禽—渔—林
C. 畜—禽—渔—果 D. 畜—禽—渔—菜
A
10. 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里把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关于这种生态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B. 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
C. 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
D.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
二、非选择题
11. (读图理解)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图中所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
固定的太阳能
农作物→家畜
家畜
食用菌、蚯蚓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的粪屑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多级
能量利用率
(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12. (读图理解)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下图是某一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生态农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它能将光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2)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__________。
(3)碳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参与物质的循环,通过_______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
(4)生态农业能实现人类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_。
农作物
化学
分解者
物质循环
二氧化碳
光合
利用率
素养提升
桑 基 鱼 塘
桑基鱼塘兴起于17世纪明末清初,是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条,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
珠三角有句渔谚说:“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
蚕茧多。”可见桑基鱼塘的经济效益更高。在这个系统里,种桑与养蚕、养鱼相结合,蚕丝为中间产品,鲜鱼是终级产品。通过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规律的作用,达到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原则。同时,桑基鱼塘内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比例适量,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和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桑基鱼塘的生态效益更好。
问题:和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桑基鱼塘有什么优点?
示范答案:和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桑基鱼塘的经济效益更高,生态效益更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