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主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航空港区小李庄小学|陈磊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它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具体结构如下。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本套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则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处于数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但是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又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积累。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对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学习难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够熟练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顺序。
2.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源与建议
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引入,回顾知识点
师:课件出示100只羊的图片,请猜一猜上面有多少只羊?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过哪些方面的知识。
预设: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顺序。
(如果学生找的不全,可以让学生看课本33—50页,补充完整知识点)。
【设计意图】学生前面有过单元复习的经验,对于知识点的归纳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找出,如果学生想不全,可以让学生看书,找知识点,这样做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整体把握。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师:手里有一捆小棒,里面有2个十和2个一,让学生猜数。(22)
让学生往前数5个数,往后数5个数。
变化手中的小棒,让学生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设计意图】在学习第二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同的数数方法,在总复习中通过让学生数数,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数数的方法,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同时数时还要注意是倒着数还是正着数,数时还要做到“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等。这样不仅有知识的整理,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活动二:复习数位和数的读写
1.以22这个数为例,这个数除了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还可以在数位表上把它表示出来,复习数位表。
2.交流写法和读法
师:读法和写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预设:
读法是汉字,写法使用阿拉伯数字,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体会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对学生来说都不是难点,总结读数和写数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知识间进行对比沟通,也为将来学习更大的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活动三:复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师:出示百数表,观察百数表的规律。从左向右观察、从上到下观察、斜着观察,让学生体会数的顺序和大小。
2.抽卡片游戏,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各抽出一个两位数,数字大的一组获胜。
预设1: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数就大
预设2:十位相同,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数就大
师:请同学们给这些数字排队。(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全班交流:
预设1:从小到大43、56、58、99
预设2:从大到小99、58、56、43
(教师随机圈出43、56、99三个数)谈话:比较这三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1:99比43多一些
预设2:43比56少一些
预设3:99比43多得多
【设计意图】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是以“数数和数的组成”的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的描述,培养学生的数感。
活动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举例子想办法回顾和整理了这么多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带领学生把回顾的知识再看看一看,读一遍)。将来我们还会学到比100还要大的数,看来到那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数,大家说对吗?明天我们将会继续复习有关计算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复习过程进行回顾,一方面把梳理的知识再让学生看一遍形成知识网络,另一方面对知识进行延伸提升,对学习方法,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将来的学习有了更好的研究目标。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数学游乐宫
我比39多1.(
)
我是由八个十和三个一组成的。(
)
我是45前面的第五个数。
(
)
我是90前面的一个数。(
)
我比45少1.(
)
10个十就是我。(
)
2.解决实际问题。
(1)这本书共26页,我已经看了6页,还剩多少也没看?
(2)原来有30瓶牛奶,又拿来4瓶,一共有几瓶牛奶?
3.按规律填数
(1)97,87,77,67,(
),(
),(
),(
),(
),(
)
(2)33,35,37,39,(
),(
),(
),(
),(
),(
)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有层次,涵盖了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同时还考察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回顾。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预设1:100以内数的认识
预设2: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可以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预设3:某某很会举例子,我要向他学习。
……
师: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把我们本节课研究的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这样大家的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设计意图】谈收获,说体会,让学生再次回顾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感受整理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培养学生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同学,学习别人的优点,感受与同伴一起探究的乐趣,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数数
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