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启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斜坡的启示》。我的说课包括以下6个方面,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为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机械与力学部分,在力学单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本课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揭示规律。2、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教学难点:理解螺旋和s形是斜面的变形。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操作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探究能力。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揭示斜面的概念。我采用谈话法进行引导:生活中,搬重物是比较困难的事,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通过学生的活动交流,让学生知道斜坡就是斜面,初步感知斜面有省力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 实践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我会引导学生搭建斜面,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比直接提起重物和在斜坡拉起重物的实验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紧接着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可以省力,那是坡度大的更省力,还是坡度小的更省力呢?然后让学生大胆预测,设计实验,进行交流,最后得出坡度越小越省力的结论,突出本课的重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由宜到难,由熟悉到陌生的过程,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体验科学的发展。
第三环节:认识斜面的变形及运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这一部分时我首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条路太陡了,太费力力,如果设计一条省力的路,你会怎样设计?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并让学生画出简图。学生会设计成螺旋和s形的路线,这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螺旋和s形的设计路线,实际上就是斜面的变形。最后突破难点:斜面是怎样变形的?为弄清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操作活动: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斜面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斜面变成螺旋了!螺纹就是螺旋,所以它就是斜面的变形。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最终把课堂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 基于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突出重难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