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新教材高三一轮复习检测卷
(三十五) 人与环境
一 、单项选择题
1.(2020·东阳市模拟)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负反馈调节的存在,不必人为控制人口增长
B.从燃料中去掉N、S元素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方法
C.全球气候变暖将改变降雨格局,可使粮食增产
D.臭氧含量丰富可以使人类和其他动物免受长波辐射的伤害
解析:选B 人口增长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必须人为控制人口增长,A错误;从燃料中去掉N、S元素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方法,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可使粮食减产,C错误;氧含量丰富可以使人类和其他动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D错误。
2.(2020·泰安三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 ℃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20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解析:选B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A错误;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B正确;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回收利用量更小,C错误;由于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零排放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D错误。
3.(2020·黄州区校级三模)在草原哺乳动物中,啮齿类动物种类多且种群数量大,它们食性多样,与草原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中的啮齿动物与鸟类、牧草、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草原生态系统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将导致实验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
C.草原穴居啮齿动物频繁的挖掘活动,改善了土壤的特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使用化学杀鼠剂不能有效调节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难以实现持续控害
解析:选D 草原中的啮齿动物与鸟类、牧草、细菌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共同构成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数。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将导致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减少,实验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草原穴居啮齿动物频繁的挖掘活动,改善了土壤的特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使用化学杀鼠剂不能有效调节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难以实现持续控害,D正确。
4.(2020·安徽模拟)鳞翅目昆虫包括蛾类和蝶类两类,其幼虫为植食性,对农作物有害;成虫大多采食花粉、花蜜,有益于虫媒花授粉。蛾类大多夜间活动,蝶类白天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采取黑光灯诱捕等生物防治法捕杀鳞翅目昆虫幼虫
B.消灭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可调查菜粉蝶幼虫的年龄结构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鳞翅目昆虫属于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选B 可以采取黑光灯诱捕等生物防治法捕杀鳞翅目昆虫幼虫,A正确;鳞翅目昆虫的成虫大多采食花粉、花蜜,有益于虫媒花授粉。因此消灭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可调查菜粉蝶幼虫的年龄结构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正确;鳞翅目昆虫属于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正确。
5.(2020·惠州模拟)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社会对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反响强烈,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B.研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利于濒危生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C.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严禁滥采乱杀野生动植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解析:选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正确;研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利于濒危生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B正确;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严禁滥采乱杀野生动植物,这样能够继续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D错误。
6.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原理、协调原理
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解析:选C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矿区的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矿山开发形成大量岩质陡边坡及矿渣废弃地,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导致许多不良地质灾害。
7. (2020·东海县模拟)2020年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透露了一个噩耗: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鲟被科学家证实已灭绝。要整体提升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数,注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年禁渔,也算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治理的窗口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
B.长江鱼类资源的减少主要由于过度捕捞导致的,十年禁渔有利于恢复
C.长江白鲟的灭绝主要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D.采用人工养殖鱼类不可避免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
解析:选A 生物多样性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长江鱼类资源的减少主要由于过度捕捞导致的,通过十年禁渔有利于恢复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的多样性,B正确;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长江白鲟的灭绝,C正确;人工养殖鱼类在经过多代繁衍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需要补充优质的野生亲鱼改善种群,D正确。
8. (2020·大荔县三模)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些年来该区域生态出现了令人欣喜改观,2019年1月调查显示,共监测到兽类62种,鸟类196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大型珍稀物种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三江源的珍稀物种
B.通过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调查方法,可初步得出当地主要物种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C.该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砍伐、狩猎、捕捞、开垦等行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选B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而保护珍稀物种,A错误;通过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实地调查结合人工估算得出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当地主要物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B正确;该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
二、 不定项选择题
9. (2020·滕州市模拟)人们在广西某地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栽培水稻是野生稻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与野生稻存在生殖隔离
B.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迁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
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解析:选ABD 据题干信息可知,万年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两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B错误;根据题干中“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可推出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C正确;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0.(2020·青岛三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时代的主旋律。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系统
B.应对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主要通过各国节能减排来解决
C.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提高生产力
D.“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选ACD 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系统,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自给自足,A错误;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应对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主要通过各国节能减排来解决,B正确;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1.(2020·历城区月考)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 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会增大,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BCD 大熊猫本来就属于栖息地具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大熊猫的放归会导致栖息地内被大熊猫捕食的生物、天敌生物等的数量、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B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正确;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 (2020·长治模拟)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2007~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如图所示。2017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4 090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7.3%。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2015年开始,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人口)的特征中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4 090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7.3%。你认为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还会继续升高吗?________。
(3)据图分析,2017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由此可预测___________。
(4)若我国某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能保持稳定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人口的数量特征而言,会直接改变我国人口的______________。
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2007~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持续增加,其中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4 090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7.3%,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还会继续升高。(3)据图分析,2017年我国人口总体老龄个体数较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由此可预测 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呈增长趋势。(4)我国某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不一定能保持稳定,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即出生率-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人口政策、医疗水平、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人口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直接相关。(5)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直接改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年龄结构。
答案:(1)种群密度 (2)会 (3)增长 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呈增长趋势 (4)不一定 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即出生率-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人口政策、医疗水平、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人口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直接相关 (5)出生率和年龄结构
13. (2020·全国一模)不同地域的大熊猫行为上存在着差异。研究人员对秦岭佛坪(位于陕西省)和卧龙(位于四川省)两个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的大熊猫进行调查,得到了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在一年中的活动海拔图(中间横线表示中位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佛坪大熊猫和卧龙大熊猫属于不同的________,在夏季佛坪大熊猫多在海拔________附近的地区活动,卧龙大熊猫则在更高的地区活动,二者处于不同的地区,同一海拔的植被分布可能不同,这种植被的分布差异是否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________(填“是”或“否”)。
(2)佛坪大熊猫在秋冬春季和夏季活动的海拔范围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卧龙大熊猫,若二者对海拔范围的适应能力逐渐出现了差异,则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两者存在________,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与之相适应的性状进行了选择。在这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卧龙大熊猫和佛坪大熊猫可能会进化成不同的物种,出现________。
(3)两地为了保护大熊猫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大熊猫在人为保护下得以繁衍,这有助于维持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解析:(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佛坪大熊猫和卧龙大熊猫属于不同的种群。由图可知,在夏季佛坪大熊猫多在海拔2 500 m附近的地区活动,卧龙大熊猫则在更高的地区活动,二者处于不同的地区。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同一海拔的植被分布可能不同,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区,所以这种植被的分布差异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2)由图可知,佛坪大熊猫在秋冬春季和夏季活动的海拔范围大于卧龙大熊猫,若二者对海拔范围的适应能力逐渐出现了差异,则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两者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与之相适应的性状进行了选择。在这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卧龙大熊猫和佛坪大熊猫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进化成不同的物种。(3)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大熊猫在人为保护下得以繁衍,这有助于维持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1)种群 2 500 m 否 (2)大于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3)就地保护 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