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崂山道士 4(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崂山道士 4(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31 18: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崂山道士》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活动安排了一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改写的故事,还安排了与劳动有关的恳谈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有关劳动的问题。
【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
【教学构想】
拓展阅读的学习,结合学生看过的动画片等来学习,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综合活动的学习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做。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同学们,听过“穿墙术”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去,看一段与“穿墙术”有关的故事。
二、揭题,板题
1.板书课题:崂山道士,读题。
2.释题:崂山道士是指在崂山那儿的一个道士。道士信奉道教的修行人。
三、初读,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文中生僻字拼读,查字典理解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概括。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件,指名拼读生字词。
2.正音。
3.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描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王七,向崂山道士学穿墙术的故事。
五、抓住重点展开学习
1.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
(2)分段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王七准备去崂山道士访仙学道。
第二部分(地2~9自然段):写王七来到崂山拜学道的情景。
第三部分(地10~16自然段):写道士教王七穿墙术的情景。
第四部分(17自然段):写王七回到家里就想妻子炫耀穿墙术,结果失败了。
2.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在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主要了解王七在学道的过程中,吃不了苦,只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3.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在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练口诀→喊“进去”→不敢进→壮胆进→喜出望外
(3)联系可后最后一段,说说王七学法书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①结果:王七无法穿墙,反而撞了一个大包。
②原因:他不听道士的告诫,向妻子炫耀穿墙术。
六、揭示本文寓意,突破重难点
1.讨论
(1)你认为王七是一个怎样的人?
(2)现实生活中真有穿墙术吗?
(3)蒲松龄写的《崂山道士》用意何在?(你学了课文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
(1)王七是一个不肯吃苦,游手好闲,想投机巧,捕捞而获的人。
(2)没有。人穿墙没有,但信号穿墙的例子有。
(3)目的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肯吃苦,下功夫,否则一事无成。那些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
七、拓展延伸
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现象。
2.指导阅读。
3.谈谈《聊斋志异》的部分内容。
【作业设计】
1.复述故事。
2.阅读《聊斋志异》。
3.自己观察家长一天的劳动情况。
【板书设计】
崂山道士
学法术 投机取巧 一事无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