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冰心,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其作品主题主要表现“母爱”、“童心”和“自然”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支能流到我要她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他的爱和悲哀归去。
读出感情
读出重音
读出节奏
我 从 来 不 肯 妄 弃 了 一 张 纸
总 是 留 着 —— 留 着
读 出 下 列 诗 句 的 节 奏
读 出 下 列 诗 句 的 重 音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支能流到我要她到的地方去。
读 出 下 列 诗 句 的 感 情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再着他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首诗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深情的歌。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一节——叠纸船;
第二节——抛纸船;
第三节——纸船进入母亲梦乡。
2、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3、你能想象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诗吗?
1923年,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彩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灵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牽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着庞然大物,在这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
(寄小读者)
托 物 寓 情
物 情
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
象征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的一颗心
象征诗人美好纯洁的心愿
纸 船
4、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感情的?是怎样运用的?
1、第一节中哪些词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2、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3、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象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中的‘含着泪““悲哀”这些词语,
母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到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
荷叶母亲 冰心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倒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 冰心
诗歌往往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表达对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