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曹刿论战》这篇文字选自《 》。“齐师伐我”中的“我”指 。
2 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
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C.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 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D.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4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
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 选文第①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6 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2003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7 解释加点的词语。
(1)起于齐( )
(2)请说之(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不可谓知类( )
8 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知而不争 见公输盘
A. B.
面山而居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愿借子杀之 吾义固不杀人
C. D.
呼尔而与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9 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10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
将《曹刿论战》改写成一篇故事,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
维度A 1 《左传》 鲁国 2 C 3 D 4取信于民 5 A 6 (1)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2)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3)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维度B 7(1)出发(动身)(2)解释(3)制造(4)明白事理 8 C 9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10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维度C 略(共18张PPT)
曹刿论战
《左传》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义,试背全文。
2、能准确生动地讲解这个故事。
3、能创造性地评价曹刿和齐桓公。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 、简介《左传》
二、试译文章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
4、小惠未 。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伐:攻打
鄙:鄙陋,在文中指
目光短浅。
间:参与
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猪、牛、
羊等。加:虚报。
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9、既克,公问其故。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虽:即使
可以:可以凭借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
11、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
作:振作。再:第二次。
测:估计。伏:埋伏
政治远见
论战前准备
请见——肉食者鄙 何以战——取信于民
三、分析人物形象
军事才能
从战指挥
齐人三鼓——反击
下视探望——遂逐
军事才能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论战胜原因
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我眼中的鲁庄公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
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
,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
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
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
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
争的规律。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
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
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解析课文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5、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气
六、请试一试:
据斜体字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总结全文
文章思考问题,既赞颂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曹刿,也肯定了历来被人们否定为“未能远谋”的鲁庄公。希望同学们提出学习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