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6课 大人国 小人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6课 大人国 小人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1 17: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大人国 小人国》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第四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我校办学理念:为健康、智慧、快乐的和美人生奠基。 本课教学理念: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体验探究解决问题。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小学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相关建议,要求此年龄段的学生能初步感知物像的大小、高矮、色彩等形象特征。辨别十二种颜色。感知物像颜色的深浅对比。认识各种基本形,尝试用基本形观察和概括事物。感受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的种类、疏密组织等美感。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学设计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善于观察发现美,体验探究表现美。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经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人物造型表现能力。如:在一年级下册《画自己》《我的好伙伴》《下雨了》、二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节日里》等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表现人物造型及动态特点都有了一定基础。本课与《花日记》《公交车站》《中国杂技》《我们戴上红领巾》几课同为以表现人物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与其他几课相比,本课侧重通过人物及景物,引导学生了解对比的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在学习表现大小对比关系的同时,引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在造型表现方面,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画家作品、教师范作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领悟怎样用对比手法表现大与小的差异,怎样表现人物的造型特点、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本册教材中前第五课《到天空去旅行》以及后第九课《参观海洋馆》、第十五课《我们戴上红领巾》、第十六课《杂技艺术》中人物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学生年龄段的发展需求,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3岁至10岁)。在此之前,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创作主题多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为主题创作元素。很少注重从学生所看过的童话故事出发入手,并能够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因此本节课从讲授形势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小对比关系的知识也可以作为新的知识点添加到画面的创作中去。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状况一]问题:不明确大与小的对比关系。
对策:教师示范动态图,明确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到的。
[状况二]问题: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内容表现有局限性。
对策:教师提供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图片,学生分组进行拼摆并且交流想法,互相启发。对学生好的想法充分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大胆创作。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体验探究式教学
故事分享:课前为4名同学布置好排练《大人国 小人国》片段话剧的任务,在上课时以课前导入的形式进行表演。激发学生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得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大人国与小人国,为接下来的知识点学习提供情感铺垫。
2、自主探究教学:通过学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与小是相对的。并且通过小组
合作的形式将给定素材的拼贴画创作完成,创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角度地去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以及一双善于创作的双手。
六、技术准备:
1、下载有趣的人物与景物的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技术合成大人国小人国的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制作辅助教学的学具以及绘制供学生上课分组拼贴的素材图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对比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
技能:学习表现大小对比的方法,尝试用对比手法创作“大人国”或“小人国”的 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比较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大小对比概念,学习运用大小对比
的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以及创新表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勇于创新
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从中发现、想象有趣事物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
兴趣,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并且尝试在画面中表现出大小对比关系。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创作出有情趣、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课前准备: 教师:用于展示大人国、小人国人物与场景图片。
学生:图画纸、彩笔、油画棒。
二、导入新课:情境导入。(4分钟)
(一)、今天老师请大家来看一小段话剧,想一想话剧中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
剧本:(小人国的)华夏国的_??????_和公主,到太行山游玩,一时兴起,吹了一
个气球,好不容易放上天,线吃不住劲绷断了,结果气球也飞跑了。王子与公主
急忙寻着气球丢失的路径寻查,走了好几天,最后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国家。(小
人国的人是蹲着的,为了突出自己的矮小)
(大人国的)大人国的人正在树林里看书,这时天气突然开始刮风,于是大人
国的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小人国的)华夏国的_??????_与公主来到大人国后,仿佛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的树和草都比自己国家里的树和草要大一倍,房子非常高,王子与公主意识
到自己一定是来到了传说中的大人国,于是他们轻轻地开始走路,每一步都走的
格外小心,生怕会影响到大人的人休息。
(小人国的)小人国的王子与公主走啊走,走的非常疲劳,于是看到前方有一
根大柱子便靠在柱子上坐了下来,殊不知这个柱子是大人国的腿。
(大人国的)大人国的人感觉自己的腿和脚非常的痒,于是便低头观看,这时
发现了两个长的特别小的人,出于好奇,大人国的人大叫了一声“嗨”。
(小人国的)小人国的王子与公主听到叫声后连忙跳了起来,吓了一跳,抱着
脑袋卷缩在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国的)大人国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十分惊讶,连忙道歉并介绍自己,
说“你们好,我叫凯特,你们是哪里来的啊,为什么长的如此地小。”
(小人国的)小人国的王子颤抖着抬起头看着大人国的凯特说:“你好,我们
是华夏国的王子与公主,我们国家的人都长的如此地小。”
(大人国的)大人国的凯特说“难道你们的国家就是传说中的小人国吗?我们
的祖先是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来到我们大人国的呢?”
(小人国的)小人国的公主说:“我们是为了找寻丢失的气球,走了好多天来
到这里的。”
(大人国的)大人国的凯特说“哦,原来是这样,那欢迎你们二位来到我们大
人国,下面我就带领你们二位参观一下我们国家吧。”
大人国的凯特与小人国的王子与公主手拉着手一起走了下去。
预设:大人国和小人国。
(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事当中,看一看在大人国与小人国中究竟会发生什 么样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人国 小人国。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表演形式,话剧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11分钟)
(一)观察比较。(2分钟)
1、播放课件:出示一个人物,问:你看得出他是小人国的人吗?
预设:看不出。
播放课件:在小人旁边加上叉子,现在呢?为什么看出来他是小人国的人?
预设:因为这个小人比我们用的叉子还小。
3、播放课件:小人国的人与蒲公英对比。
4、总结在大人国与小人国中的人物与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比较,解决重点。培养学习探究能力。
(二)观察分析。(3分钟)
1、想象:假如你是小人国的人,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预设:在乒乓球案子上打网球、维修人类的电子芯片、在人的指尖跳舞、把人类的脚丫子当成墙面进行脚底彩绘、帮人类系鞋带、在人类的美食上面进行玩耍。
[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练习。(3分钟)
1、拼贴游戏:选8名同学两两合作分成4组,利用老师所提供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人物以及景物,进行拼摆,看看能够组成哪些有趣的画面。
2、教师示范:将学生所拼摆的画面进行从新组合,并且明确人物的身体角度选择以及绘画要求。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培养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为创作打基础。
(四)欣赏分析各种各样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绘画作品。(3分钟)
1、展示大小对比不够强烈的学生绘画作品,寻求问题的解决答案,出示大小对比
正确的绘画作品。
2、展示其他绘画作品,启发学生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四、讲解艺术实践的要求。(1分钟)
(一)、你想怎样表现大与小的对比关系?
(二)、你要画出怎样有趣的故事?
(三)、大胆想象,画出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表现出大小对比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作之前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明确创作要求。
五、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20分钟)
(一)、辅导要点:画面中的大小关系是否明确。表达内容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情趣。构图是否合理。
(二)、集体辅导:发现并纠正普遍问题,鼓励创新。
(三)、个别辅导:关注特长生、学困生。
预设:大胆进行艺术实践。
[设计意图]:体现分成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和整体,及时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六、评价与展示:展示部分作品。采用自评、师评的方式。(3分钟)
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画笔,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同学的作品。看一看哪位同学绘制的画最能体现大小对比的关系。
(一)、自评:在讲台前讲述自己创作的大人国小人国作品。
(二)、师评:总结全班作业情况。今天咱们班的同学表现的非常棒,不仅学会了大小对比的知识,而且也大胆地尝试了将大小对比的知识画在自己的画面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美术绘画中,运用好大小对比的知识绘制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下节课带上你的工具继续完成你的创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小结本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七、课后拓展。(1分钟)
(一)、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摄影作品,其中运用了借位拍摄的方式,产生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的视觉感受。例如:一个大人(近处)手掌扶在一处大桥上(远处);一个人拥有一双大手(近处)比自己脸甚至身体还要大(远处)等。
(二)、课后同学们可以在父母的协助下尝试此类拍照方式。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拓宽创作方式。
板书设计
大人国 小人国
范画

大小对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