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们眼中的人物》 备课教师
学科 美术 学段 低年级 年级 二年级
相关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新课标“欣赏评述”领域的指导思想,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理解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阐述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过程,目的。进一步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达到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美术素养及全民素质的目的。 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境,抛出问题,确定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协作学习构建新知,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现意义建构。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与本册第15课《我们戴上红领巾》、第16课《中国杂技》同为以人物为题材的单元内容。此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课题的设计上强调“我们”,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信息。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共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欣赏课的学习,接触很少,如何进行欣赏还不会,学生认字较少,语言积累较少,特别是很多评述性的语言还不会使用。虽然学习过儿童人物画内容,如一年级下册《我的好伙伴》《下雨了》、二年级上册《农民画中的节日》《节日里》等内容,但未曾对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等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因此,学生认知能力有限。
教学方式与手段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小组合作式”、“小组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快乐的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1.初步了解人物画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美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并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技能:1.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能通过画面获取画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2.能从画面内容、人物动态、表情和画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语评述作品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材料表现人物,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探究、练习等方法,了解儿童美术作品及民间美术作品,感受人物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分析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活动,领悟美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从人物表情、动态,以及内容、画法等方面,观察欣赏作品,从画面中获得信息。
2.认识画面表现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形式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会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1.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画面中的细节,针对画面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2.了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其视觉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学生初步感知人物画及感受不同种类的人物画。
小游戏“找不同”课件出示三组分别为国画、油画、素描不同形式的图片,每组中只有一个人物画,让学生通过观察快速选出与其他的内容不同的画(人物画)。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我们眼中的人物》。
二、探究新知
1.初步了解人物画。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人物画特点,为欣赏人物画做铺垫。
课件出示人物画并文字介绍:以人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着重刻画人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和表情的艺术作品。
2.小游戏:“猜一猜”
【设计意图】:体会欣赏人物画要首先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动态。
教师在课间中出示年画《拔萝卜》的局部,让学生猜一猜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试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板书:表情、动作
3.小游戏“看图说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准确说出画面中的内容,观察和获取信息能力。感受年画作品的美好寓意。
教师示范从人物表情、动作、内容描述年画《拔萝卜》1内容,再找学生描述《拔萝卜》2和《拔萝卜》3后,学生欣赏年画视频介绍,试着说出自己从画面感受到的美好寓意。
板书:内容
4.小游戏“练一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画面获取画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能从画面的人物动态、表情和内容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
教师为每组学生分别提供不同内容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从表情和动作等细节描述各组图片中的人物并试着说出画家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为学生限定时间,时间到后停止讨论。教师依次播放6张图片的人物描述语音,使学生明确答案,学习评述人物作品的方法及感受画面的含义。
1组:油画《瓦尔热蒙下午的孩子们》
2组:版画《我们热爱和平》
3组:拼贴画《晨练》
4组:中国画《我的家乡沂蒙山》
5组:水彩《加油,合唱队》
6组:年画《三月三》
5.教师示范油画作品完整欣赏评述方法。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不同的人物绘画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使学生清楚如何完整的欣赏评述一件人物作品。
教师从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内容、色彩、构图、感受以及绘画表现手法方面示范书中作品《瓦尔热蒙下午的孩子们》评述。
板书:色彩、构图、感受
6.模拟老师评述油画的方法,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体会评述人物画的方法,感受油画作品的特点。
各组出示不同内容的油画作品和有着色彩和构图两方面的不同评述短语的信封,学生小组之间交流选出恰当的评述语评述油画作品,各组找学生代表发言。
1、2组:油画《筛谷的父女》库尔贝(法国)
3、4组:油画《田横五百士》徐悲鸿(中国)
5、6组:油画《洗澡》玛丽·卡萨特(美国)
板书: 色彩丰富 人物刻画逼真
7.了解中国画知识,体会中国画中三种不同类型人物的变现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了解中国画中工笔、白描、写意三种不同的人物的表现方法,以及中国画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受。
分组欣赏中国画图片和资料,1.2组写意 3.4组白描 5.6组工笔 并让学生在欣赏完作品了解资料后完成作业单的相关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板书: 形神兼备
8.视频欣赏了解其他更多不同绘画种类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视频,了解版画、拼贴画、水彩画的特点。
学生分组用pad欣赏视频中版画、拼贴画、水彩画的三种不同种类人物画的视频介绍,了解版画中人物(单纯、明快)拼贴画人物(夸张、强烈)水彩人物(简约、丰富)等特点后,教师在课件中依次出示这三种人物的作品,让学生小组探究后组长根据手中的对、错纸牌判断录音中学生对这幅画评述是否合理正确,判断对的小组加分。
板书: 人物明快
人物简单、色彩鲜艳。
人物有晕染的效果。
三、艺术实践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评价作品。
教师为每一组准备多种不同绘画种类人物的纸牌卡片,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自己要评述的图片内容后两人一组相互评述,最后各组学生自由发言评述作品,评述作品完整的同学给小组加分。
四、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一起回忆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说一说在本节课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了解到了哪些表现方法?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物的?
学生通过选择画勾的方式完成评价表。
五、艺术拓展
【设计意图】:感受在摄影艺术中,摄影师是如何抓拍人物的动作、表情、形态的同时,再次体会通过动作、表情、动态等方面能表达出不同特点的人物。
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人物摄影作品。
六、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我们在以后有关人物画面的创作中,要注意人物从动作、表情和形态进行创作,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