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杂技艺术(庙会)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三年级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京庙会的历史、形式特点,发现和记忆庙会场面人物的不同动态变化,巧妙构思,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庙会场景。 
2.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生动地表现庙会热闹喜庆的场面。 
3.感受民俗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庙会的历史和特点,表现庙会中的人物和场景。 
难点:生动地表现人物动态和热闹的环境场面。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使用 
时间 
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探究学习 
艺术实践 
展示评价 
拓展延伸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张图片,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在做什么活动?这些活动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 
 那庙会为什么叫庙?它的历史有多少长呢?一起来了解下。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唐代已经存在“庙会”,北京最早的庙会出现在辽代,距离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会上都有哪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呢? 
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活动,庙会上还有很多工艺品呢,一齐来看看,漂亮吗?而且很具有民族特色。 
庙会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节日的氛围,逛逛庙会,画画庙会。 
 引出课题:庙会 
1说说你逛过庙会吗?你对庙会上哪些内容感兴趣? 
庙会上的活动非常多,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表演节目的让人眼花缭乱,那该怎么画呢?谁来说说。 
2观察分析画面,学习从哪些角度画庙会: 
看看最前面的人在玩什么?你喜欢玩吗? 
小结:画庙会时就可以画画好玩的。 
大家看这位大叔在表演什么?惊险刺激吗? 
小结:动态生动、好看的节目可画进我们的画面。 
这是我们最喜欢吃的冰糖葫芦,想不想来一个?发现了吗好吃的也可以入画。 
观察这幅画画了什么?最前面的人好象在吆喝,他在吆喝什么?谁来替他吆喝一嗓子:快来买呀。后面还有卖拔浪鼓的、耍大刀的,是不是特别有情趣? 
总结一下: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有情趣的,都可以入画。那如何构图呢? 
2. 观察画面,学习如何组织画面: 
 1) 人数少的画面。可以画一个人、两个人。画人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小结:即使画一、两个人,也要注意构图饱满,形象生动、动态有趣。 
2)如何表现很多人的画面? 
·观察这张画,谁是主要表现的人物?主要的人物放在前,对,那次要的人物就放在后。前后关系很重要。 
·这张卖糖葫芦的人物众多,除了有前后关系,看看后面的人有的露出来有的没露出,这是要表现它的?利用遮挡关系也可以表现人物众多的场面。 
·当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来表现。看这是什么?一个戏曲人物,只表现京剧脸谱的一部分,这个方法呢叫镜头特写。镜头特写一个景物或人物,更有趣。 
小结:逛庙会呢是个喜庆热闹的活动,那如何表现它的热闹喜庆呢?互相交流一下?说的非常好,可以从动态、表情、色彩几个方面来表现庙会的热闹喜庆。 
3. 引导学习如何表现庙会喜庆热闹的场面? 
·动作:观察这张作品,人物众多,但是每个人的动态都不一样?如果人物少,也可采用动态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展示教师的作品。 
·表情,看看这些画里画外的大人、小孩、演员开心吗?怎么画开心的表情?谁来试下?开心嘴上翘。 
·色彩,观察这些画面充满了什么色彩? 
 教师小结:开心的表情,夸张的动态,喜庆的色彩这就体现出庙会的热烈。 
4教师示范: 
 在这几点当中,人物动态的表现是个难点,这是张舞龙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最前面这个人的动作,这个动作比较简单,但在画面里我们可以利用夸张的手法让它更艺术,动态更生动。可以这样画。 
头向上仰 
上身往后仰,胳膊向上, 
夸张的是它的腿的动作,摆动幅度更大。 
舞龙的人物很多,可以画很多相似动作,但可以稍作变化。(利用白板左镜像右镜像的功能,复制两个人物,然后在局部做修改,画成不同动态的人物。) 
涂上喜欢的色彩,这是老师最后的完成稿,漂亮吗?只要耐心用心你也可以画得很漂亮。 
老师喜欢戏曲表演,还画了一张舞台戏曲人物,展示其它作品。 
5欣赏作品: 
 还有更多漂亮的作品,一起来看一下。 
看看你喜欢哪张作品?怎样表现庙会的热闹场面? 
选择喜欢的方式,画画庙会生动的人物动态及热闹的场景。 
温馨提示: 
动态有趣 
构图饱满 
 色彩鲜艳 
庙会作品展。 
评价:动态有趣 
构图饱满 
 色彩鲜艳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手画出了一个热闹喜庆文明的庙会,展示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庙会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充满浓厚了生活气息,如今,随着华人在世界的影响,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也走出了国门。新加坡庙会、美国庙会等,全球庙会传递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和兼容并包的精神,不同文化下的节日却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谐、幸福。 
 学生观察画面,回答问题:有舞龙的、敲鼓的、观看的等。 
倾听 
请学生读。 
有舞狮、杂技表演、扭秧歌、京剧、皮影等。 
观看 
面人、兔儿爷、布老虎、吹糖人等。 
回答:小吃、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抖空竹 
顶缸 
观看卖冰糖葫芦的画面 
观察 
一学生学着吆喝 
交流回答: 
人物要大,构图要饱满。 
交流,汇报 
主要的人物放在前,对,那次要的人物就放在后 
遮挡关系 
观看 
人物要动起来。 
表情要高兴。 
色彩要丰富。 
欣赏观察 
开心。 
一个同学画开心的表情。 
红色,黄色。 
观看 
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点评作品 
观赏 
倾听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了解庙会的相关知识。 
交流如何画庙会 
引导学生学习从哪个角度画庙会。 
学习如何对庙会画面进行构图。 
交流学习如何表现庙会喜庆热闹的场面。 
演示人物动态画法,解决教学重难点。 
欣赏分析作品,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想象力、表现力,提升造型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艺术。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