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第9讲 溶液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第9讲 溶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11: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讲


一、考点、热点回顾
【复习目标】
对溶液板块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核心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归纳做题思路。
能用学到的溶液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总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复习重点】
饱和溶液
有关溶液的计算
【复习难点】
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常见的溶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植物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呈气、固、液三态。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
4.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6.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点二、溶解度和质量分数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克数。
(1)理解溶解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状态:必须是饱和溶液,且溶剂固定为100克
②条件:某固定温度下
③单位:克
(2)计算公式:INCLUDEPICTURE
\d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vhZkiahycTSZBO9spv9PKow2jTld2rh8v1Jhtk2gicsk0ZzYvjpoACuURhPicfeU33PdZF8p6Qe17h8GQn3CETe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
MERGEFORMATINET
?(适用饱和溶液)
2.质量分数
(1)任一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溶液可为饱和,也可为不饱和。
(2)计算公式:质量分数=?INCLUDEPICTURE
\d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vhZkiahycTSZBO9spv9PKow2jTld2rh8NDqDCtpUvU7UVLO3739u6Q33rU4ia0Cb0xtZvj8yDaAza9QxFpOJDv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
MERGEFORMATINET
??。
3.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
受温度影响
不受温度影响
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位g
无单位
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S/100+S×100%
【思维导图】
【考点
考向】
项目
考点/考向内容
考点/考向1
溶液的形成:①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与吸热现象
③乳化现象及其应用
考点/考向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③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④结晶
考点/考向3
溶解度: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②气体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③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考点/考向4
溶液的浓度:①溶液质量分数(概念、计算公式)
②溶液的稀释方法、计算
考点/考向5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高频考点】
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的判断;溶液的性质;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应用;乳化作用及应用等。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相互转化的方法;溶解度的含义;溶解性的判断、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等。
溶液的配制步骤;仪器选取;操作正误判断;误差分析等。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和溶液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溶液浓缩或稀释问题的计算;涉及溶液体积、密度的计算等。
二、典型例题
【例1】(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
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
【答案】A
(2)(2019湖北宜昌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纯碱
B.
蔗糖
C.
酒精
D.
面粉
【答案】D
【例2】(2019湖南中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答案】D
【例3】(2019安徽中考)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答案】C
【例4】(巴中市2020中考)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③a=b
④均有可能
【答案】(1)在t1℃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300g;(3)降温结晶;(4)④
三、课时检测
1.
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视作(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纯净物
【答案】B
2.(2020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答案】A
3.
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答案】B
4.青春在奋斗中展现美丽,青春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奋斗拼搏之中。人生要奋斗就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下列食物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大米??????B.?植物油????C.?冰糖????D.?面粉
【答案】C
5.
(2020铜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值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B.二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氮气约占78%
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答案】C
6.
下图为自米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A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答案】B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20℃时,10g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3.6g
食盐,所以食盐属于易溶物质
D.?25℃时,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0g
蔗糖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不变
【答案】C
9.(2019四川巴中)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A中混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
       

【答案】(1)60g;(2)降温结晶
10.(2019四川内江)过氧化氢(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药消毒剂。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某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100克该溶液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克。(精确到0.1克)
【答案】(1)-1价;1:16;(2)20%,89.9g
中考过关训练
1.(2020呼伦贝尔)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B
2.在25℃时,向足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入16g无水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6g
B.等于25g
C.大于16g而小于25g
D.大于25g
【答案】D
3.(2020青岛)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答案】A
4.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答案】B
5.(2020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
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答案】D
6.现有一杯20℃时的Ca(OH)2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蒸馏水
B.温度不变,往溶液中加入Ca(OH)2固体
C.温度不变,往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D.温度由20℃升到50℃(忽略水的蒸发)
【答案】B
7.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不断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蒸发完毕后,待其冷却,由于食盐无毒,可用手指将食盐转移到纸上称量
【答案】B
8.(2020绵阳)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
NaCl

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B.44
℃时
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
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
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
【答案】B
9.t℃时的硝酸钾溶液200g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8g,又蒸发20g水后析出晶体12g,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60g
B.50g
C.40g
D.100g
【答案】D
10.
如图
1
可表示“M

N
的并列关系”,图
2
可表示“M
属于
N
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3
所示关系的是(
)
?A????
B.?B???????C.
C????
??D.?D
【答案】A
11.
(2020福建)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12.
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答案】D
13.
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蒸馏水???????B.?稀饭?????C.?糖水?????D.?牛奶
【答案】C
14.一些贵重的衣服沾上油污后,为了防止衣服在接触水后发生变形,衣服的标牌上注明要“干洗”。“干洗”就是用专门的非水溶性洗涤剂洗衣服,洗完后,需要一段时间让洗涤剂蒸发才能让衣服变干,所以送去“干洗”的衣服通常需要几天才能拿。下表中“√”表示上面的液体能溶解表中左侧物质,“×”表示不能,则能作为“干洗”洗涤剂的是(
??
?)
A.
B.
C.
D.
面料
×
×


油污
×

×

A
B.B
C.C
D.D
【答案】B
(2019湖南益阳中考)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
B.
Y溶解度为50g
C.
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T2℃时,50g
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答案】A
16.(2020铜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值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B.二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氮气约占78%
D.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答案】C
17.探究题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1、KNO3、Ca(OH)2各
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NaC1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③中KNO3
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温度;不相等;不相等
18.(2019天津中考)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__________。
③t2℃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④t2℃时,相同质量的A、
B饱和溶液中,
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
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
g。将45g
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答案】(1)①C》B》A;②C;③100;④小于
漏斗
4.5;500.
【解题技巧与策略】
1.溶液的形成,理解和掌握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的状态),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存在着放热和吸热的过程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乳化作用与溶解的本质区别。
2.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稀)溶液的概念及区别,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利用其相关概念解答有关溶解度的题目。
3.理解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意义,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题目的解题思路:
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M、A|N三点相对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点表示过饱和(不稳定有结晶析出),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点表示饱和溶液,N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对于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采用蒸发溶剂,对于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
5.掌握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和方法,理解产生其误差的原因,理解和掌握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关计算(包含与溶解度相互转换的计算)。
组成
特征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判断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溶液的形成
转化
溶解时的吸、放热
溶液
乳化
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
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稀释
结晶方法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溶解度曲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