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1 22:23:27

文档简介

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式图将各自统治区城与夏商周等其他在中国历
充地位的王朝进行联系,主要是服务
兼并争霸
突显对某区城统

选B
始皇对原六国地区进行
当地名
举行祭祀
龌武力、神化统治
统治认可的作用,故选
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罢黜
独尊儒术”和“察举制”,这推动
政治”向“贤臣政
生地位的崛起,而当时齐
儒学更为发达,故汉代后来出现“齐鲁多卿相
现象,故选D
唐末藩镇割据,藩镇往
多个州县,并经常截留

将藩镇的税收限定在治所所在
其他州赋税则专供中央,客观上有利于增加中央财政

C材料显
经济的
传统道德。在此背景下,为
对挑战
德家”提
种新的思想。根据所
符合宋明程
产生背景,故选
材料显示一方面通过设
名行省
对行省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又将行枢密院并
权,较好地处
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故选
材料显示王守
为商人在逐
怜悯其
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
益于新航路开辟后,马铃
米等耐
产的新作物
种的传入,故选
根据材料中“域外
尚可称之曰夷狄
知魏源主张友好对
选B项
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慈禧被迫发出这道
末新政
观上有利
近代化的发展,故选
C材料显示秋瑾号召
、救亡,强
救亡责任,故选C
新文化运动时期,傅斯年建议将晢学由文科置入理科,谋哲学与理科诸门课
联络,以破除“衡以
科学”为标准衡量哲学和其他学科的价值取向,结合新文化运动
期的有关知识,即可选
C材料探讨
识到
苏联社会性质的不同
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
战线的必要性,故选C
年抗战尚处于相持阶段
边区对“劳动英雄”的表彰和报道,体
党在发展
战线上的
政策,故
立初期加强
发展史和
物论的学习,有助

命的认识和认同,进
步统一思

过对《关于重庆谈判》的学习,可以让人民认识到和革命对象

候进行谈判
合作的必要
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
和与美国关系的意
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故选
C材料显示新中国在不同时期
相关知识即可选
B遗
对财产的处置权
是在尊重遗嘶
对家庭相关成
保护,故选B
通俗的民族
不能经过拉
练的平民阶层阅读需求
D根据所学知识,从“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
断这
改革,这次改
得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随
的进一步发展
易政策,故选
个小农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大
判断这
列宁推行的“新经济
据所学知识

倨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学者批评的是罗斯福进行货币贬值的做法
法使得苏俄能够以低价进
史参考答案
页(共2页)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
历史
2021.5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題)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
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在定位包括自己国家领域的地域时,大都会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形式让自
己的历史与夏商周三朝相关联。楚国则将本国历史往前推,从黄帝之孙颛顼开始,对三代历
史则予以消极评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家国一体”观念已初步形成
B.各诸侯国对统治正当性的争夺
C.楚文化与中原仍有根本冲突
D.百家争鸣存在瓦解共识的危害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曾五次巡视原东方六国地区,在泰山等名山大川之上多次举行各类祭祀
活动,并留有众多宜扬“为统一而战解救六国人民于倒悬”为主要内容的碑文石刻。这反
映了
A.原六国统治残暴而不得人
秦朝的统一受六国民众拥护
C.秦朝注重塑造民众心理认同
D秦始皇具有勤政爱民的一面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实施的某些政治举措推动了汉代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巨大转
变。这些举措
A.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郡县制
B有利于汉武帝时期思想的多元化
C.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D使汉代出现“齐鲁多卿相”的现象
4唐末宰相裴堆改革赋税制度藩镇治所所在州停止向中央“上供”赋税全部改为“留使”作藩
镇的经
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约定数额时由其予以补足外藩镇所辖其他州郡的赋税则
主要上交给中央。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中央财政实力
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剧了藩镇割据局面
D.减轻了其他州郡负担
5有学者曾指出“正是因为民间娱乐的这些大发展,才引导出了扮演道德家面孔的老夫子们不
像话’的哀叹……伦理观都是从批判现实产生的”。该学者论述的是
A.汉代儒学
B.魏晋玄学
C.程朱理学
D.明清进步思想
【高二5月联考·历史卷第1页(共6页)】
197B
6.元世祖后期,一方面在各行省设两名平章政事为行省长官,并取消行省长官“中书省宰执”系
衔降为从一品;另一方面,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人行省,实行“絮兵民二枋而临制于阔
外”的体制。这些做法
A.削弱了行省权力
降低了行政效率
C.使地方权力膨胀
善了行省制度
7.王守仁在《禁约榷商官吏》一文中,认为“商人比之农夫固为逐末,然其终岁离家……以营什
之利,良亦可悯”。由此可知
A.王守仁有浓厚的爱民思想
B.“致良知”是其核心观
C.明代商业艰难商人地位低
D.商业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人口都出现了一次爆炸式增长,不同的是:欧洲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是
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则主要集中在边疆或山地地区。明清人口增长的这一特点
A.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
有利于改善人地关系
C受益于新作物的传人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称“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
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这反映了魏源
A.对西方的认识理性充分
主张友好对待外国人
C.彻底突破传统华夷观念
D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
10.1901年,慈禧发布了一道上谕,强调“至近之学西法者……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既西人富强之始基……当议更张”。清廷的
这番言论
A.表达变革政治的决
B.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C.使清廷陷入孤立境地
D.深化了中体西用观念
11.1905年前后,秋瑾发出“诸位晓得国要是亡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们还想靠他么?我们自
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等主张,影响甚广。秋瑾等革
命党人的这些言论
A.指出了妇女是救亡图存的主力军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C.把妇女解放同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D指出妇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先决条件
12.1918年,北大学生傅斯年上书蔡元培,建议将哲学由文科置入理科,破除“衡以(哲学)为空
虚之府”观念:“实缘哲学入之文科,众多误会,因之以生;若改入理科,则大众对之,观念顿
异,然后谋哲学与理科诸门课程上之联络。”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科学至上”观念的流行
B.人们普遍轻视人文学科
C.北大学科建设有待完善
D.哲学救国成为普遍共识
13.“俄国的资产阶级没有什么革命性……在中国,因为它
是被人侵略的……还有在一定时
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革命性……(无产阶级)应和他们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
统一战线。”上述内容可能出自毛泽东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高二5月联考·历史卷第2页(共6页)】
197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