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当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C.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D.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0℃,所得溶液溶剂质量最少的是c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任何温度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是a>c
C.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等质量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3.下列有关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压强相同时,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A.(100+A)g
B.100g
C.g
D.(10
-A·a%)g
5.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变为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加入8
g
NaCl固体
B.加入40
g水
C.倒掉40
g溶液
D.加入40
g
5%的NaCl溶液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7.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味精
C.菜籽油
D.蔗糖
8.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于水可形成溶液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9.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
A.NH4NO3固体B.生石灰C.浓硫酸D.苛性钠
10.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l
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1g;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再蒸发掉1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应为( )
A.等于3g
B.大于3g
C.等于lg
D.小于或等于lg
二、填空题
1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1)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金刚石属于单质。理由是_____。早在20
世纪
30
年代就已经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该转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同学们注意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_____。若在打开汽水瓶盖时,将一朵刚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纸花放在瓶口,可观察到纸花变成红色,写出该变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香槟酒含有大量由糖分分解成的酒精和碳酸。如图是打开香槟酒一瞬间的情景。
(1)瓶口冒“白气”说明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2)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气泡在瓶内不断地向上升起,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______影响,该气体经检验为CO2,请写出实验室中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如图中_____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
(3)实验室需要将35%的浓盐酸稀释为7%的稀盐酸.现要配制500g该浓度稀盐酸,需要35%浓盐酸_________g.
三、推断题
14.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1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I提纯粗盐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可以把粗盐浊液中的难溶物除去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在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II配制溶液
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如图②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填“10
mL”或“50
mL”)。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③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操作⑤中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7)如果溶质是氢氧化钠固体,称量时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先将__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________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1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浸没在稀盐酸中,形成“液封”,其目的是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_____。
(2)乙为铝丝(经充分打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
(3)如图丙是探究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除需要控制汽油的体积相等外,还需要控制_____相等。
五、计算题
17.将26.0g不纯的氯化钡粉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2.0%的溶液97.5g.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
(2)不纯的氯化钡粉末中含氯化钡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反应前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18.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g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请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3)若要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
19.溶液在生活、医疗、农业上有着广泛应用。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18%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_g;
(2)用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钠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
g)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
6.B
7.C
8.C
9.A
10.A
11.金刚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学变化
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O2+H2O=H2CO3
CaCO3+2HCl=CaCl2+CO2↑+H2O
12.减小
压强
CO2
+
Ca(OH)2=
CaCO3↓
+
H2O
13.饱和溶液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Ⅲ
100
14.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
15.漏斗
蒸发皿
b
a
引流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承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等
玻璃棒
没有按照左物右码顺序放置药品与砝码
7.5
13.3%
42.5
mL
50
mL
④②①⑤③
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偏高
偏低
偏低
烧杯
砝码
16.防止二氧化碳沿长颈漏斗逸出
氧气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蓝色溶液慢慢变成无色
2Al+3CuSO4=3Cu+Al2(SO4)3
高锰酸钾和碘的质量
17.11.7g
80%
14.2%
18.(1)6.5g;(2)15.1%;(3)90g
19.(1)25;
(2)根据原子守恒:NaCl,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含有NaCl的质量=500g0.9%=4.5g,所以进入患者体内的钠元素的质量=≈1.7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