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视频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教学设计)(2011年作品)

文档属性

名称 《土地的誓言》视频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教学设计)(2011年作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5 11:30:41

文档简介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的深刻内涵,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2、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练习运用真切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设想:
1、 课前布置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并把自学的过程记录在“自主学习本”上。自主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学校的实验课题之一,已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和实施,学生已基本掌握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要领,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加上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全面铺开,因此把这节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合作学习方式相融合教学模式的成果展示课来定位。
2、 教学流程按照:“理解——品析——应用”逐层深入的思路去构建课堂。
3、 回归文本。贴近文本,把感受、揣摩、领悟作者语言的上的饱含无限热情的风格特点——力的文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重点,力求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
4、 围绕“誓言”以读带品,读品结合,并在对比中去体验,去领悟对土地深厚情谊之中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感受、揣摩、领悟作者语言上饱含无限热情的风格特点——力的文学。
教学难点:
理解土地的深刻含义,并回到现实中去向土地发出自己的誓言。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走进誓言。
自学过程中的困惑展示:
题目土地的誓言怎么理解呢?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课件展示)
作者发出了什么誓言?作者为什么要对土地发出誓言呢?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师生讨论交流,提炼出文中语句“炽痛的热爱”和“泛滥着热情”,作为文章的感情线索。
图文对照的形式简介背景。
(二)以读促背,理解誓言。
1、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
3、 按小组进行背书成果展示,并说明选择背诵的理由。
(三)感受风格,赏析誓言。
提出端木蕻良的“力的文学”。
1、 用“换”的方式去发现“力”。
2、 用“增”的方式去发现“力”。
3. 用“减”的方式去发现“力”。
4、 合作探究,用“换、增、减”的方式来感受力度。
(四)理解运用,抒发誓言
老师先提供一段下水作文,引起学生思考:
1、思考“土地”的深刻含义。
2、交流运用:面对 的土地我发出誓言。
3、结课: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最后两句诗作结。
板书设计:
祖 国
土地 的 誓言
家 乡
炽痛的热爱 泛滥着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