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哈姆雷特》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6《哈姆雷特》导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1 14: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6.《哈姆雷特》
素养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理清哈姆莱特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于1616年4月23日。于是,英国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
二、背景介绍
《哈姆莱特》介绍
1.创作的社会背景: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2.《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他本应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现实社会却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三、文体介绍
莎翁悲剧的特点:
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四、资料链接
主要作品,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人文主义,从原意讲,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但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作用、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的特征是: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权,尊重人的价值,反对神权,反对愚昧和迷信。
①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
②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③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2、中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创作了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代表作是《哈姆雷特》。
3、晚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一、字词广场
1.字音识记。
吮舐(shǔn
shì)
颠沛(pèi)
貂皮(diāo)
觊觎(jì
yú)
哀恸(tòng)
庇护(bì)
傀儡(kuǐ
lěi)
枕衾(qīn)
裘(qiú)
伶人(líng)
妲(dá)
忒(tè)
酣睡(hān)
就寝(qǐn)
2.词义辨析。
(1)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__________”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__________”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窜改。
※南京大屠杀是铁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2)愚妄·愚蠢
二者都有“愚笨”的意思,“__________”还有“狂妄自大”的意思,而“__________”没有这层意思。
※小王子以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
※那些传销者愚蠢十足地在替别人干着骗人的勾当,却又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正走在通往月入万元的财富之路上。
3.熟语积累。
(1)__________: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__________: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4.研读揣摩。
(1)波洛涅斯、罗森格兰兹及吉尔登斯吞:波洛涅斯,御前大臣;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二人均为朝臣。
(2)霍拉旭:哈姆莱特的朋友。
(3)容色举止:神态动作。
(4)奥菲利娅:波洛涅斯之女。
(5)裘力斯·凯撒:古罗马将军、政治家。公元前44年在罗马元老院被刺而死。
(6)勃鲁托斯:刺杀裘力斯·凯撒的刺客。
(7)朱庇特神殿:这里暗喻罗马元老院。
(8)木马:英国古时乡村五月节日,特别在摩理斯舞蹈中,人们骑着玩的玩物。这个名词含有“婊子”的意思。
(9)本事:诗、词、戏剧等文学作品所指的故事原委。
(10)乔武:罗马神话中的主神,又译为朱庇特。
(11)孔雀:在莎士比亚当时的博物学中以性淫暴戾著称。
(12)要等草儿青青:这句谚语是“要等草儿青青,马儿早已饿死”。
二、研读课文
1.上演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权夺位之罪行。以进一步证实父王显灵时所说的话的真实性,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决策参考。
戏中戏:《哈姆莱特》本是一部戏,戏中又涉及演戏的情节,所以称为戏中戏。
2.霍拉旭这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一种怎样的人文理想?
参考答案:从哈姆莱特对霍拉旭人品的肯定可知霍拉旭为人正直、不唯利是图、不屈从于命运,具有非常美好的个人品质,这也是作者期望的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点的人物形象。
3.哈姆莱特的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哈姆莱特却说“不过死了两个钟头”,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方面,表现父亲之死给哈姆莱特带来了难以忘怀的痛苦;另一方面,哈姆莱特含蓄地指责他母亲的善忘;同时,也为下文戏中戏的情节作铺垫。
4.“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如何理解这个比喻的含义?
参考答案:哈姆莱特用“女人的爱情”来比喻开场词的简短,其中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失望和对爱情的怀疑。其痛苦心理可见一斑。
5.“日轮……鸳盟”这段台词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用“日轮”“海水”“地球”“月亮”的变化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庄重典雅,有王者之气。
6.哈姆莱特的旁白有什么含意?
参考答案:“苦恼”是他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当看到戏中的“王”与“后”的恩爱,“后”表白心迹的真诚,再一次触动了父亲之死以及此后母亲改嫁带给他的悲痛。
7.结合上下文,如何理解“感情的本常”?
参考答案:“感情的本常”是指感情会随着“境”的变化而变化。“痛苦转瞬早变成了狂欢”“爱情要随境遇变迁”。
8.国王先问“情节”“有什么要不得的地方”,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前面的情节让他害怕,他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
9.“王上站起来了!”国王为什么站起来了?
参考答案:因为他的罪行被揭露,他惊恐万分,因此站起来想要离开。
哈姆莱特的计划顺利完成,国王如他们预期的那样被剧情震慑,显露出了内心的恐惧。
10.国王看戏后有什么表现?这些表现反映出了国王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国王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腾地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明了国王的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怕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11.是不是国王真的不能赏识呢?
参考答案:不是,国王显然是看明白了这出戏是在影射自己,这让他恐惧,哈姆莱特也看出了国王的惊慌,他这样说是反语,表达了他发现真相后的兴奋和痛苦。
12.在国王离开后,哈姆莱特两次说道:“来,奏乐!”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说明他的计划成功了,狡猾的叔父露出了马脚,证实了鬼魂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他为自己找到了杀害自己父亲的真凶而高兴,为自己可以替父亲报仇而高兴。
13.为什么说“叫我去替他诊视,恐怕反而更会激动他的脾气的”?
参考答案:哈姆莱特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国王再也无法用甜言蜜语掩盖,叔侄相遇,必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所以说“反而更会激动他的脾气的”。
三、剖析文意
1.哈姆莱特是怎样一个形象?
提示: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在父死母嫁的悲剧发生之前,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理想崇高、思想深刻,相信理想是会实现的。他肯定人、相信人,由衷地赞美人。他能平等待人,不以王子自居。他反对封建的血统论,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肯定尘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哈姆莱特经历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最悲惨的命运,这一切不只是他个人的不幸。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了不合理的人生。哈姆莱特,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家庭、爱情随之毁灭。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对人类生活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缺点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2.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提示: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哈姆莱特性格内向,追求梦想,可是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让他看到了宫廷的争斗与丑恶,当他得知父亲是被叔父下毒致死,内心燃起复仇的怒火,而在他的信仰中,复仇是罪恶的,这就让他陷入矛盾痛苦中,当复仇的机会就在面前时,他犹豫不决。所以,他的悲剧与他的性格有关。
哈姆莱特是一个新的人文主义青年,他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但同时又是一个植根于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王室成员,摆脱不了封建体制对自己的现实的束缚。在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变化之前,一个具有反封建性质的理性先导者,在这个封建体制内必定是势单力薄的,也必定会受到他所反对的封建体制内的成员的排斥,因此,他的悲剧又是社会的悲剧。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问题探究
1.演戏前哈姆莱特的语言,特别是回答国王“你过得好吗,哈姆莱特贤侄?”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话有何特点?
点拨:
(1)多是疯话,这是哈姆莱特故意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
(2)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2.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
点拨:
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从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这暴露了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
3.戏剧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学生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
点拨:戏剧以中世纪丹麦王宫艾尔西城堡内外为背景,实际上广泛地反映了英国的各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课文节选部分的戏剧情节是丰富的。这场戏包含着几组矛盾线索。在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情节主线外,还写了他与奥菲利娅间的不幸爱情,他和霍拉旭间的真诚友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揭示了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也增强了剧作的可读性。
二、本文语言特点
引导: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我们来看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探讨本文语言特点,教师加以引导。
点拨: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剧本具有了像诗一样的语言。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
1.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钻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残酷的现实使哈姆莱特的理想变得黯然失色);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应付以国王为代表的人所过的装疯生活);借喻如“一响空枪”(一场假戏)。
2.课文中类似的比喻句还有:明喻如“(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讽刺情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感情的背叛。借喻如“让那有毛病的马儿去惊跳退缩吧,我们的肩背者是好好的”,借“有毛病的马儿”喻“国王”。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幽默,这种语言风格与哈姆莱特装疯时的精神状态相一致。
三、分析《哈姆莱特》的影响、主要人物形象
1.影响: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已经在西方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导演和批评家往往把这出戏当作自己的毕业课题;翻译家总想译一译这部作品;演员总想演一演这个角色。三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种种不同的译本,种种不同的演出,真是五光十色。
《哈姆莱特》可以说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被人们讨论最多的一部悲剧了。并且还由此而产生了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2.哈姆莱特的形象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完本文后,并请结合全剧,说说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哈姆莱特和克劳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
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作品通过他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的斗争,全面地展示了人文主义的先进性、战斗性及局限性。哈姆莱特是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个荒谬的美学常识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熟知未必真知。——黑格尔
  常识往往是谬误。——朱鲁子
  ……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接受美学中被人奉为圭臬的经典名言,是一个几乎被所有人认可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因之,它成了毋庸置疑的美学上的“常识”。
  常识成立的前提是,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不用思考而想当然地是正确的。然而,常识往往是经不起思考和追问的。“常识往往是谬误”。
  不能否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必然不会完全相同,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蒙蔽了几乎所有人的眼睛。然而,这个合理性是似是而非的,经不起推敲的。
  下面,我们就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美学常识予以思考和追问,以正视听。
  一、“读者”有质和量的区别
  出自莎士比亚著名剧本的“哈姆雷特”是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应该是明确无误的,然而,根据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理论,这个艺术形象并不必然地就是“审美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要求合格的“审美主体”——“读者”或“观众”的参与。
  而且,这种参与不能是浅尝辄止的,而必须是深度卷入的“见证人”。否则,读者或观众是外在于艺术形象——哈姆雷特的,从而不能使“哈姆雷特”成为审美对象。
  而且,杜夫海纳指出,这个“见证人”不能是孤证,必须是多人参与的有普遍性的共通感觉体验的“公众”。否则,审美对象也无缘生成。
  可见,使“哈姆雷特”成为“审美对象”的必要条件是,它的“读者”或“观众”不能是一盘散沙式的乌合之众,而必须是一群酩酊大醉式的如醉如痴入戏甚深的“戏中人”。这样的入戏甚深的“戏中人”组成的“公众”,才是名副其实的“读者”或“观众”,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对“哈姆雷特”作出美学的判断,而普通人,哪怕再多,作为“旁观者”或“外人”,是没有资格对“哈姆雷特”作审美判断的,或他们作出的审美判断是无效的。
  其实,杜夫海纳对审美主体——读者或观众的要求并不过分,康德也是这样要求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其中的第二和第四契机,就明确地要求审美判断必须是建立在审美主体“共通感”基础上的“非概念的普遍性和非概念的必然性”的,也就是说,孤立的“个人意见”不应成为审美判断的标准。
  可见,在伟大的美学家那里,对审美主体——读者或观众,是有严格的特殊要求的,参差不齐众声喧哗的——“一千个读者”,是没有资格充当“读者”或“观众”的。可是,真正的审美又需要——“一千个读者”。只不过,这真正参与审美的“一千个读者”,是绝然不同于已经成为“常识”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一千个读者”罢了。
  可见,“读者”有质和量的区别。“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读者”是“量”意义上的
  二、审美判断的主体——“读者”是“质”上的
  那么,真正参与审美判断的“一千个读者”是些怎样的读者呢?
  一言以蔽之: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如我在《纯粹美学——失而复得的美学》中所说的“审美主体”而非“非审美主体”,他们是“君子”、“英雄”——“君子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中的“君子”和“英雄”。
  ——因此,如果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具有某种合理性的话,那这种合理性也只能是普通世俗生活意义上的,而不可能是美学的审美意义上的。在美学的审美的意义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是错误的,荒谬的。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哈姆雷特》既复杂又简单?却没人能说透它的秘密
劳伦斯·奥利弗一度要辞演
《哈姆雷特》,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么抒情、诗意的角色”,他认为整个故事是“一个下不了决心的人的悲剧”,这些界定完全在浪漫主义解读所允许的安全地带,因此决定了他这部电影的气质是细致、不出明显的差错。
从1975年到1979年初,俄罗斯导演塔可夫斯基一直尝试着执导一部《哈姆雷特》的舞台剧,并且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未能如愿。之后他离开俄罗斯,流亡意大利,几年后身患癌症客死异乡。没能在舞台上或银幕上执导
《哈姆雷特》,是塔可夫斯基的一桩憾事,他放不下这个剧本,写道:“这出悲剧既复杂又简单,关于它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无人说透它的秘密。唯一明白的,是它的存在,有了它,我能看清一切。”
就像塔可夫斯基写的,《哈姆雷特》
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戏,那句“一千个人眼里的哈姆雷特”真正的含义在于,不同的创作者或读者在这部戏剧里看到截然不同的东西。作家托宾说,莎士比亚是他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他是如此迷恋
《哈姆雷特》,认为没有谁比莎士比亚更会写母子关系中的波澜。在戏剧导演彼得·布鲁克的眼里,哈姆雷特的悲剧植根于他的自我怀疑精神,把他卷入漩涡的不是政治,而是他对人生各个方面的自我拷问。作为导演的塔可夫斯基,在哈姆雷特的身上看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定义的“受苦的欲望”,王子表现出的精神错乱,本质是“没能找到表达形式的爱”。当他把视线从哈姆雷特身上移开,注意到了皇后盖特尔德对叔王克劳迪斯的感情:“她对他的爱,交织着失望、恐惧、猜忌和孩童的纯真,她怕他,却依然爱他。”
只有突破偏见,才能找到一部伟大的戏剧
在这个意义上,不难理解
《哈姆雷特》
自默片时代起被频繁地改编,在这些改编中,寻找“忠实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个伪命题。赋予“原作”以意义的,是每一代活生生的创作者在排演中寻找文本背后的思想,无论创作者还是观看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摆脱学院派的解释和阐释,只有突破重重意识形态的偏见,才可能找到一部伟大的戏剧。恰似萧伯纳在谈论“电影与莎士比亚的联姻”这个话题时的概括:本质上,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一种死去的语言,不管怎样,人们先得理解自己在说什么。
默片时期有诸多
《哈姆雷特》,名声最响、评价最高的一部,是北欧默片女王阿斯塔·尼尔森主演的,阿斯塔用心于细节展现难以捉摸的思想,在电影的沉默年代,她的表演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巅峰,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以后,几乎再也没有女演员能抵达她的高度。但她主演的
《哈姆雷特》,渊源不是莎士比亚,而是更早的撒克逊传说,事实上正是莎士比亚写作题材的源头。在默片的剧本里,哈姆雷特是女扮男装的公主,她对克劳迪斯的仇恨,夹带着女性的直觉和犹疑。在1920年代众多和莎士比亚扯上关系的电影中,这版
《哈姆雷特》
的情节看似荒诞,却是最有趣也最有活力的,雌雄同体的哈姆雷特,用看似猎奇的手势触及莎士比亚戏剧中煎熬的激情,以及对激情的痛苦自省。
创纪录的最远距离爱情镜头
在《亨利五世》
获得巨大成功以后,1946年,劳伦斯·奥利弗被任命导演
《哈姆雷特》,直到现在,这个版本仍然被看作是权威的“正统正典”。电影对原文做了大幅度的删节,完全删除福丁布拉斯这条支线。半个世纪后,彼得·布鲁克在巴黎北方剧院重排《哈姆雷特》,他对戏剧次序作出更激进的调整,同样完全地略去福丁布拉斯的戏份,他提出:“这部戏的核心是哈姆雷特,他的悲剧存在于他和周围角色的角力关系中,和政治无关。在福丁布拉斯的身上寄托政治性,是一种倒退的陈词滥调。”而在奥利弗执导
《哈姆雷特》的1946年,正是布鲁克所谓的“陈词滥调”大行其道时,评论认为福丁布拉斯代表着果断的行动力,他的缺席让电影蒙受损失。其实比起后来的各种版本,奥利弗的这一版是最规矩的。
电影里,全部的戏剧动作发生在空旷的城堡里,仿佛梦境中的幽闭洞穴,拱廊是诺曼底式的,壁画让人联想拜占庭,挂毯的风格属于更晚些的年代,布景没有明确的年代感,却勾勒出城堡与监狱一体的森然境界。内景的色调昏暗,只有从高处投下的光圈来照明,于是镜头前的演员常常是面貌难以辨认的剪影形象。空镜头反复出现,或是透过长且空旷的走廊看到隐约外景,或是幽灵般穿过接二连三的拱廊。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入画时,总是远远站在拱廊那头,于是穹顶和廊柱的线条形成画中画的画框,这些画面是高度戏剧化的。奥利弗刻意选择黑白片,是为了大量使用深焦摄影拍摄特别远的远景,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的一段对手戏,被戏称“创纪录的最远距离爱情镜头”。
这部
《哈姆雷特》
被诟病使用太多运动镜头,炫技破坏了气氛,保守派不赞同它对原文的大量删减,激进派不满意它的温吞拘谨。但奥利弗对视觉形象的强调,他创造性地把大段独白处理成旁白和说白的结合,还有他引以为傲的深焦远景画面,确凿地拍出了这出戏剧内在的诗意。他拍过三部莎翁电影,比起
《亨利五世》
和《理查三世》,《哈姆雷特》
的成就在于无与伦比的细腻。
一条走近莎士比亚的捷径
进入1990年代以后,劳伦斯·奥利弗创造的经典光环逐渐成为英国电影人焦虑的负担,1996年,年轻的肯尼斯·布拉纳执导
《哈姆雷特》
成了一次背负压力的创业。
奥利弗版看似对原作大段删减,但从拍摄手法到表演细节,都带着严谨的学院气息,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隐藏在奥利弗那些脸部特写和肢体动作之下的、那些学院派的密密麻麻脚注,他的表演被认为是对原作恰如其分的科普。到了布拉纳这辈,即便声称“科普”,却和老一辈恭谨的姿态拉开距离。1996年的
《哈姆雷特》
号称恪守原作,文字不删不改,片长超过4小时。电影把年代背景从12世纪调整到19世纪,设计出富丽奢华的服装和美术,借用丘吉尔家族在牛津的城堡,制造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内外景。在“毫无删节”的表面下,当演员们照本宣科念出伊丽莎白时代的韵文时,布拉纳恰恰背离了萧伯纳在世纪初给莎剧演绎设定的一条红线:演员要明白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在这部事先张扬的史诗里,莎剧的灵魂———台词———以看似被保留的形式被搁置,导演用挥霍的“看”取代人们“听”的自觉。他没有能力
(或者无意于)在诗、戏剧和影像的艺术性上作出开拓,转而创造一条走近莎士比亚的捷径,他的目标观众是那些对戏剧、对哈姆雷特、对莎士比亚统统一无所知的人。
贯彻在这部电影里的焦虑,是精英和大众相对的关系,以及两个阶层之间的秩序重建。没有哪一版的
《哈姆雷特》
像布拉纳这样,循序渐进地强化福丁布拉斯的戏份,直到这条支线干预并最终颠覆了哈姆雷特的主线。电影结束于福丁布拉斯的军队侵入城堡,破窗的士兵们粉碎了本来已经分崩离析的皇家秩序。福丁布拉斯代表了摧毁性的外力,他无情,没有信念,没有畏惧。导演对福丁布拉斯的刻画,无关对原作政治性的解读,而是另一个层面的困惑,他的摇摆和选择明白地借着电影最后的特写镜头透露了:哈姆雷特所挟裹的被激情和痛苦支配的人文主义落幕了,取而代之的福丁布拉斯代表的是现实和功利。
最好的《哈姆雷特》电影还有待被拍出
夹在奥利弗的“正典”和布拉纳的“大众”两个版本之间,还有俄罗斯导演柯静采夫完成于1963年的
《哈姆雷特》。柯静采夫大胆地把电影的主题定为“良心”———对谎言说“不”的勇气和行动。他镜头下的城堡是拥挤骚动的,所有人被卷入城堡里的阴谋。门后有偷听的耳朵,窗外有偷窥的眼,它们构筑起城堡的高墙,电影里没有场景切割和转换,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侵吞了个人。
这种演绎带有强大的挑战性。毕竟,戏剧界和文学界以布鲁克为代表的强硬派,坚持对
《哈姆雷特》
的理解是“去政治”的,认为这个戏里涉及政治的是和宫廷有关的剧情,但让哈姆雷特卷入悲剧的,并不是和政治有关的内容,他不是
《科里奥兰纳斯》。然而,柯静采夫的
《哈姆雷特》上映后得到极高评价。俄罗斯文艺界认为,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宿命论,他对理想主义者的刻画,以及对于权术把理想玩弄于股掌的深刻认知,对人类根深蒂固弱点的洞察和体谅,让本国知识分子心怀戚戚。
和柯静采夫处在同样文化环境中的塔可夫斯基,没有非议过前者的《哈姆雷特》,但他明确地提出“(柯静采夫所采用的)
帕斯捷尔纳克的译本晦涩且故弄玄虚。”从1975年下半年,他用长达四年的时间筹备
《哈姆雷特》,却功亏一篑。他从一开始明确“哈姆雷特因为献身复仇而毁灭,他受不了流血,善不能通过流血来得到。”他在导演手记里写到:“要探寻的必须是人物的关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非执着于剧本含义。”1978年,他写下:“人存在了那么久,他仍然确定不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存在的意义。这令人迷惑不解。”
这些文字令人扼腕,也许最好的《哈姆雷特》
电影没能被拍出来,也许,最好的
《哈姆雷特》
电影还在等待被拍出。布鲁克说,哈姆雷特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创造出一段自己的人生,这个神圣的文本需要一再挖掘,以求找到被掩埋的秘密,寻找更精确的美学表达人类精神的神秘性。戏剧是这样,电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