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它是( )
A.辽宁舰
B.深圳舰
C.昆明舰
D.D
2.1972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这一年10月的《人民日报》,在刊登外国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电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日本首相的名字,他是( )
A.田中角荣
B.鸠山由纪夫
C.大平正方
D.伊藤博文
3.“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4.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高
B.政府的重视
C.广大官兵的努力
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5.下列关于第一次亚非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55年召开
B.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
C.我国派周恩来出席
D.是在印度召开的
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7.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鹰击长空
C.科技强军
D.和谐发展
8.习近平主席曾引用《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
9.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如图是摄于1971年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珍贵照片《乔的笑》.当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二.填空题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入列。
12.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3.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三.材料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族立,张爱萍任司今员兼政娄,人民海军从此诞生。70年来,从最初起又缆获的“万国牌”舰船,到购买仿制苏式舰艇,再到自行研制生产驱护舰、核潜艇、喷气式战机,岸基潜射航载机载等各式导弹、水陆两栖坦克等海军五大兵种急需的新型装备,中因海军装备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各级党坦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从严抓好伍化战斗队思想、落实战斗力标准工作,把从严要求落实到部队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眼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满腔热忱为官兵办实事、解难事,把广大官兵积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海军装备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有何好的建议?请再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
﹣﹣周恩来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见下图)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请问这个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根据材料四,列举出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5)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
材料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三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会议”是指什么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材料三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的含义是什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4)回想过去,关注当今,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解答题
17.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18.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三例。
19.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列。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为300m。A符合题意。
故选:A。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
故选:A。
3.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故选:D。
4.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为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
故选:A。
5.1955年4月18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诞生了体现亚非各国团结合作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次会议的成员代表了占世界面积四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二的国家的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举办,并且没有一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故选:D。
6.材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B。
7.据图中的核潜艇、“辽宁舰”舰载飞机、歼﹣20战机和地空导弹可知,这些武器装备都是我国在军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科技强军。ABD三项与图片无关。
故选:C。
8.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故选:A。
9.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图片中的会议时间“1954年”,据所学知,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项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B项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是尼克松访华的意义,A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指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故ABC三项都可排除。
故选:D。
10.图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题目给出的这张照片是教材原图,它反映的是乔冠华在得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后开怀大笑的情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实力。
故答案为:
华东军区海军;辽宁舰。
12.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
×。
13.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求同存异。
三.材料题
14.(1)据材料一、二中图片可知我国海军装备发生的变化体现在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上所述,请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建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成就: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15.(1)材料一是周恩来访问印度的情景。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由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可知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材料三图1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图2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3反映的是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据材料和所学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外交政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角度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原则。
(3)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改善(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4)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5)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16.(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整个中国的近代外交,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落后于外国,所以弱国无外交,只能是“跪在地上办外交”.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也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即:敌对的时代结束,中美关系缓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4)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故答案为:
(1)弱国无外交.(或:国力的衰落;经济的落后.)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开始逐步进入正常化;1979年.
(4)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四.解答题
17.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答案为:
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
18.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决议驱逐台湾当局驻联大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故答案为: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符合题意即可)
19.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答案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